大學生社團,是高校中一種常見的學生組織,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場所,也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繁榮了校園文化。體育社團是以體育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組織,是以體育運動為目的或活動內容的社會團體,有利于保持運動健身的良好習慣,對于大學生個體終身參與體育鍛煉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新鄉市有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學院、新鄉醫學院、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等5所高校,其學生體育社團作為河南省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的一個縮影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本文通過對新鄉市高校學生體育社團開展現狀的調查研究,分析其對大學生身心的影響,以及存在問題,找出相應發展對策,進而促進學生體育社團健康、持續的發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采用分層抽樣、方便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隨機抽取新鄉市河南師范大學、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學院、新鄉醫學院、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5所高校45個學生體育社團以及220名學生為調查對象
通過查閱中國期刊網,河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的大量學術期刊和書籍等有關資料,依據這些文獻資料,制定有關調查問卷,確定訪談內容,對高校利用體育網絡資源的現狀及問題分析奠定里理論基礎
就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分別設計學生體育社團管理領導、老師問卷30份、社團負責人問卷45份、社團成員問卷50份和普通大學生隨機問卷100份。
與分管學生體育社團的各高校團委領導、教師、體育部教師(包括社團指導老師)、體育社團負責人、社團成員和普通大學生進行訪談。
問卷回收后,對獲得的有效數據,根據社會調查統計方法與體育統計學原理,運用計算機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實行理論分析、研究。
大學生對某些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或被體育的競技性所吸引,促進高校體育社團的不斷壯大,體育社團在學校社團的比重也隨之增大。目前,新鄉市5所高校共有學生體育社團51個,占到所有社團總數的17.8%(見表一)。
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身心要承受較大的負荷,要克服這種因素造成的困難和障礙,就要求學生可以經得起挫折和失敗,付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培養吃苦耐勞、堅忍不拔、敢于拼搏的進取精神,在形成強壯體魄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道德認知。
高校體育社團的參與者在追求娛樂和健身的同時,進行社團的組織管理工作,與人溝通交流的機會增多,在社會中體現自己的個人價值,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
4.1.1體育場館、設施的受限和活動經費的缺乏,制約著了學生活動的開展和普及;4.1.2體育社團的內部管理松散,缺乏必要的專業指導老師;
學校應給體育社團撥給一定的資金保障,加快場館、場地建設,為社團開展活動提供硬件保障和支持。特別是對于一些有較大影響,且活動開展頻繁的體育社團給與重點扶持。在場地使用、活動開展、經費支持等方面積極為其創造條件。同時,鼓勵學生體育社團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尋找社會支持和贊助,利用社會廣闊的舞臺和豐富的資源,充實社團活動的內涵,通過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達到教育學生、服務社會的目的。
高校主管體育社團的領導應高度重視體育社團的管理水平,對社團的負責人和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和管理水平,將高校體育社團的活動作為高校體育整體工作的一部分。制定和健全體育社團的規章制度,是社團的內部機構可以正常的運轉。
高校是藝術的寶庫、知識的海洋,是塑造人才的殿堂,人才濟濟,各社團都非常的活躍,體育社團與其他社團應積極進行合作,組織一些大型的活動和賽事,在宣傳體育精神的文化的同時,增強社團之間的凝聚力,擴大社團的影響力。
5.1高校主管部門應對高校體育社團的發展予以高度的重視,體育部門及體育教師應參與管理,以正確的引導使之健康發展;
5.2高校體育社團主管部門應為體育社團開展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適宜的場地進行活動,才能促進高校群體活動的蓬勃發展;
5.3高校應加大體育社團經費的投入,改善大學校園體育社團活動環境,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校園體育社團的吸引力;
5.4高校應加強對體育社團的指導和幫助,在專業體育教師指導下進行開展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形成健康的體魄和樂觀向上的心態。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