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隨著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發展,以校園網為平臺的數字化校園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高等學校。數字化校園系統是高校教學、科研與管理的公共平臺,它既涉及學校每一個教師、學生與管理人員,又涉及教學管理的每個環節,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學校日常工作的開展。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人類以驚人的速度告別了工業文明,步入了信息時代。信息化學習、信息化教學、信息化管理已滲透教育管理和教學研究的每一個領域。怎樣創造數字化校園環境,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是每個教育行政領導和廣大教師必須直面的重大課題。
目前,我國還有一定數量的高職院校沒有進行信息化建設,針對學校的應用現狀,該方案的總體目標是:利用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建設學校數字化校園信息系統,為學校廣大師生提供教學、辦公服務。
各種代碼編碼要求符合鄭科院數字校園規范要求,要求提供數據庫表結構、函數、觸發器、數據完整性要求、主鍵、外鍵及用戶等相關數據庫對象的詳細說明文檔。
3.2對于公共數據庫享同步的信息源及目的數據庫中不符合要求或無法同步的數據結構,要做相應的修改。
4.1校園內各種應用系統的統一入口,賦予學生、教師、領導、家長、系統管理員隨時隨地輕易獲得各系統所提供服務的能力,校園信息門戶可以為系統管理員、教師員工以及學生提供一個統一的應用集成平臺,校園門戶為所有的教師員工、學生提供所有被授權訪問的應用系統的入口鏈接。校園信息門戶為系統管理員提供一致的管理平臺,管理員能夠利用該平臺對各應用系統進行相應配置管理。
學工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包括學生基本信息管理、評優評獎管理、違紀處分管理、綜合素質測評管理、生活補助管理、勤工助學管理、輔導員管理、軍事教育管理、學生檔案管理、宿舍管理、心理咨詢管理、活動管理、社團管理、學生會管理、團員管理、其他事務管理、學工信息發布、系統管理等。
(4)基本模塊應包含注冊管理(含迎新生管理)、財務收費管理與接口、學籍管理、教學計劃管理(含課程庫管理)、成績管理、網上選課管理、智能排課管理、考試管理、實踐教學管理、教學資源管理(含教室、實驗室的調度)、教學質量評估管理、教材管理、綜合查詢、系統維護管理等。
(1)學生基本信息維護;(2)學生學籍異動管理;(3)在校學生學期注冊管理;(4)畢業生管理及畢業、學位資格審查;(5)課程庫信息維護;(6)專業教學計劃管理;(7)教學任務管理;(8)排課;(9)學生選課管理;(10)考試組織管理;(11)實踐性教學環節組織管理;(12)成績管理;(13)教學質量考評管理;(14)教材管理。
(1)學生基本信息管理;(2)評優評獎管理;(3)違紀處分管理;(4)綜合素質測評管理;(5)特困生管理;(6)助學貸款管理;(7)勤工助學管理;(8)學生工作隊伍管理(分類型有不同的權限管理,如輔導員、學生處、團委等);(9)軍事教育管理;(10)學生檔案管理;(11)心理咨詢管理;(12)活動管理;(13)社團管理;(14)學工信息發布;(15)其他事務管理;(16)系統管理
(1)系統應具有先進性;(2)安全性和可靠性;(3)開放性;(4)平臺基于web的管理方式,與客戶端平臺無關;(5)系統可跨平臺,能夠運行在windows和unix、linux等操作系統平臺上;(6)系統支持主流的oracle等數據庫;(7)系統應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充性,方便二次開發;(8)要提供數字化校園建設中與其他系統集成的接口,免費提供維護技術支持和軟件升級服務;(9)系統開發商應能根據用戶實際需要提供個性化的修改開發服務
辦公門戶:統一登錄;信息搜索;信息閱覽;會議、公文處理、個人日程等各類待辦事宜的自動提醒功能;電子郵件模塊。
事務管理:日常接待管理;電話記錄模塊;用餐管理模塊;用車管理模塊;用章管理模塊;領導日程模塊;會議管理模塊;督察督辦模塊;資料上報;系統日志管理。
系統配置:行政辦公;事務管理;內部論壇;信息發布管理;組織結構維護;手機短信管理;菜單管理;頁面信息維護
結論: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數字化校園建設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研究型基礎性工程,數字化校園建設不僅僅是實現教學、科研、管理及服務手段的現代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養的觀念和教育理念的異常深刻變革。以高性能校園網為基礎,實現電子教務管理、電子校務管理、科研管理、教學資源管理,達到信息化增值服務的目的,是信息經濟條件下高等院校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我國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必由之路。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