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本文對于兩種高校非英語專業使用的英語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和《大學英語(綜合教程)》進行了對比分析和研究,以hutchinsonandwaters的教材評估理論作為指導,并得出了結論:《新視野大學英語》在高校非英語專業的英語課程的教學中起到的作用大于《大學英語》。
《新視野大學英語》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新視野大學英語》的《讀寫教程》以題材為中心組織單元,結合《聽說教程》全面培養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全書共十個單元,供一個學期使用。每一個單元包括三個部分:sectiona,sectionb和sectionc。本書的主要內容如下:
sectionc是泛讀材料,內容有readingskills和comprehension練習各一項。這部分可以作為學生課外閱讀,教師在上課進行必要的檢查。
hutchinsonandwaters設計的教材評估一覽表(1987:99-104)為我們提供了教材評估的依據。hutchinsonandwaters(1987:97)認為,對教材進行評估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對照的過程。評估者將教材評估的準則列出,再選擇一本或幾本目標教材進行對照評估,最后再得出結論。鑒于本文的特點,教學對象都是大學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教授的是基礎英語,所以筆者選擇從教學內容和方法兩方面進行比較和研究。
1.從學生的需要來看,多數剛入校學生都對參與四六級英語考試帶有強烈的意愿,而《新視野大學英語》的1到4級教材中覆蓋全部的核心詞匯四級詞匯,在5到6級教材中覆蓋全部的六級詞匯。這對于學生來講是非常有實用價值的。
2.本書的編寫體現了編者對于核心詞匯的關注和重視。本書的所有欄目和練習的編寫,都是緊扣著課文所進行的。
3.《聽說教程》配合《讀寫教程》的中心話題展開并組織聽、說訓練,《綜合訓練》則配合《讀寫教程》對詞匯、語法、結構、翻譯、閱讀等多方面提供進一步的操練的內容。而《新視野大學英語》通過《讀寫教程》這一條主線,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
5.本書主要涉及語言、文化、習俗、倫理、信息、科學、社會焦點等等。而課文絕大多數都選自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版的英美報刊書籍,也有新世紀剛剛問世的作品。
1.通過筆者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多數大一大二的基礎英語學習者都正在或將要參與英語四六級的考試。本書對于四六級的詞匯和用法做出了專門的講解,并融入課文中進行講解,讓學生不會覺得突兀。
2.在對于學生的問卷調查中,學生對于基礎英語的期望便是:能過四六級,能擁有英語聽說的基本能力。而本書在這兩個方面都達到了學生的期望。
3.從本書的內容出發,我們可以看到本書對于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幾個英語基本技能都有完整的練習。
4.本書的內容都是與學生相關的內容,所以在課堂技巧方面,只需要老師能夠帶動學生對于那方面知識的興趣就可以了。
5.本書的配套教材有《聽說教程》,《綜合教程》和老師用書。這幾種教材更有利于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練習和發展。
通過hutchinsonandwaters的教材評估理論,我們可以得知,《新視野大學英語》從內容和方法方面都是一本優秀的教材。學生們能從教材中得到自己想學的知識。而教師們更需要將《新視野大學英語》與學生們的學習需要結合在一起,以發揮教材的最佳用途。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