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文章在結合高職學生的德育現狀和文秘專業課程特點的基礎上,探索了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功能的原則、途徑和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遵紀守法意識,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①高等職業院校擔負著為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素質人才不僅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還必須具有過硬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本文在結合高職學生的德育現狀和文秘專業課程特點的基礎上,力圖探索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功能的途徑和方法。
當前高職學生的道德主流是積極的、良好的。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有思想,希望能夠有所作為,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但由于受社會不良風氣和就業壓力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也出現了道德迷失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世界觀人生觀模糊錯位。愛因斯坦說過:“人類最重要的努力,是在我們的行為中追求道德。我們內心的安定,甚至我們的生存,都離不開道德,只有道德的行為,才能給生命以美和尊嚴。”我國提倡每一位公民要樹立理想,發揚奉獻和犧牲精神。然而,部分高職生對人生價值目標缺乏科學的把握和理性的認識,人生理想的追求變得越來越功利。比如,在入黨動機上,越來越多的學生是出于工作就業等個人利益的考慮。在就業問題上,學生考慮最多的是經濟收入、升遷的機會等實利因素,而在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方面往往十分淡漠。
2.重物質享受,輕精神追求。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價值觀念的多元化,高職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社會道德失范行為的頻發也對大學生了相當程度的消極影響;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西方的各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也隨之涌入國門,也對高職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個人本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泛濫等。高職生由于年齡和心理特點,具有強烈的求新求異的要求,再加上人生閱歷的短缺,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在面對外來思想沖擊時難于抵擋。在不良思潮的影響下,偏離了正確的政治方向和人生航標,缺乏人生奮斗的目標,生活頹廢追求個人享樂,強調自我中心利益至上等。
3.誠信品德匱乏。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是當代高職學生理應具備的道德品質。然而由于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誠信缺失成了高職學生的一個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拖欠助學貸款、無故違約;考試抄襲、替考,舞弊現象成風;買假文憑、擅自改動學科成績,弄虛作假盛行。這些道德失范行為,正在侵蝕、扭曲著高職學生的靈魂,嚴重損害了高職學生的形象,如果不及時、有效地加以解決,將不利于高職學生的自身發展與的人才培養。
4.團隊精神削弱,奉獻精神缺失。高職學生大部分來自獨生子女或少子女的家庭。家長對他們嬌慣溺愛,使學生總以個人為中心、勞動觀念淡薄、集體觀念差、嬌橫、怕吃苦。絕大多數高職學生沒有接受過挫折教育,依賴心理嚴重,稍有不順,就會怨天尤人,缺少責任感和自省力,易產生妒忌、自卑、自傲、自私等不良心理。他們普遍缺乏團隊精神,具體表現在個人主義盛行,重視個人的價值,忽視集體的力量和作用,對集體活動憑個人興趣參加,對學校規定以自己的好惡行事,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以上種種現象雖然只在少數高職學生身上存在,但它在校園乃至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是巨大的,高職院校必須加強道德教育,不僅在公共德育課程中加強,更要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加以滲透,在潛移默化中切實提高高職學生的道德水準,肩負起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高技能專業人才的使命。
秘書是、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隊、院校以及一切合法的社會組織內部行政管理部門中的職業名稱,也可以是受雇于私人的職業。秘書的主要工作是圍繞領導中樞或領導者的工作辦文、辦會、辦事,主要職責是輔助管理、綜合服務。秘書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秘書人員不僅要具備秘書職業崗位要求的實際應用能力,還必須具有較高的政治修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政治修養是指秘書人員在政治組織觀念、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方面應達到的水平。秘書的政治修養包括:具有強烈的事業心、有堅定的信念和較高的思想理論水平。職業道德是指人們按照社會分工從事一定職業時,所要遵循的道德標準。秘書的職業道德基本內容包括:忠于職守,自覺履行各項職責;服從領導,當好參謀;兢兢業業,甘當無名英雄;謙虛謹慎,辦事公道;遵紀守法,廉潔奉公;恪守信用,嚴守機密;實事求是,勇于創新;刻苦學習,努力提高思想、科學文化素質;鉆研業務,掌握秘書工作各項技能等。
將秘書專業所必備的德育素質滲透到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時需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以行業為依托、以人為本位。現在行業或企業招聘秘書人員,首先看中的是應聘者的道德品質,在他們看來人品比能力更重要。高職文秘專業要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秘書人才,教學必須要與行業接軌,按照行業的技能標準和道德標準培養學生。職業教育又是面向大眾、面向人人的教育,所以在高職文秘專業課程體教學中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按照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標準,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滿足學生的需要,發展學生的個性,最終讓學生能成才、能就業。二是德育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各環節融通。德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加強德育教育必須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高職文秘專業課程中德育教育應融入專業教學的各個環節,要深入發掘各門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同時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政治覺悟,從而達到學生技能水平與行業需求零距離接軌的同時,思想品德也能與行業要求實現無縫對接。
1.通過專業課教師的人格言行滲透。《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廣大教師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率先垂范、言傳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②在文秘專業課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一言一行、工作作風、精神面貌、儀表教態等無一不影響學生,對學生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人格言行不僅影響著教師的形象和威信,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高尚情操和美好心靈的形成。因此,教師必須具有正確的政治觀、高尚的道德品質、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把“教書”與“育人”統一起來,既為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又努力當好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向導,以自己優良的人格言行為表率,真正成為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傳播者,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身體力行者,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雙重職責。
2.通過教材和教學內容滲透。高職文秘專業課程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不能脫離教材和教學內容進行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應將德育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在學習文秘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道德熏陶。在高職文秘專業課程教學中直接通過教材和教學內容實施德育教育。如《秘書寫作》一書的公文部分體現了黨的方針政策,司法文書部分涉及到我國的法律法規,事務文書部分又關系到做人做事的原則。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秘書行業的特點,熟悉秘書的職責,教育學生按照秘書行業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此外,也可以利用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和社會現實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在講授“秘書與領導的關系”這一章節時,先結合教材讓學生了解秘書與領導的關系,再結合現實讓學生了解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如秘書與領導職責模糊、秘書權力錯位等,進而通過具體案例(如深圳市常委會原副主任王炬的秘書蔡建輝、“河北第一秘”李真、浙江省原秘書長馮順橋等秘書腐敗案例)讓學生知道處理不好秘書與領導的關系將帶來怎樣的嚴重后果。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正確認識秘書與領導關系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鑒別是非的能力,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3.在實訓實習中滲透。實訓實習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這一環節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肅認真刻苦鉆研的學習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修養和行為。如在會務工作模擬實訓中,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成員合作完成會前、會中、會后三個環節的工作。讓學生明確秘書部門是一個團隊,團隊每個成員只有具備團隊意識才能做好秘書工作。既培養了學生的工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又如,通過開展專業技能競賽、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從中感受專業的樂趣,體會職業的高尚,發現自我的價值。再如,在上崗實習、頂崗實習中加大職業道德評價內容,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體會到職業道德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性,自覺按照行業的行為規范嚴格要求自己,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
4.在考核方式和評價體系中滲透。學生學業評價辦法關系到學生素質的評定,也指導著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方向。考核評價學生要全方位,要多種方式并用。考核方式有開卷與閉卷、口試與筆試、平時作業與期末測試、理論道德認知與實際表現相結合的考核。實施上述考核方式,就必須構建科學的課程成績評價體系,采用“知行合一”的評價標準,確定學科總成績中各部分的合理比例。學科總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構成和日常行為表現組成,三者分別占50%、40%和10%。期末考試成績中,理論知識的考核占20%,技能的考核占30%。平時成績中,作業成績占30%、學習態度(出勤情況、課堂紀律、課堂參與等)10%;日常行為表現(尊師重教、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團隊意識等)占10%。通過考核評定,可以約束學生行為,引導學生重視其綜合素質的提高。
總之,通過文秘專業課程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只有將專業課程與德育教育一體化,才能在遵循教學原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科質量和水平,從而開拓學生的學習思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鑒別是非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德育教育在專業課程中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①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2006-11-16.
②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z].2004-08-26.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