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結合工作實際,闡述了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并立足于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剖析了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存在的主要問題,最終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有力措施,以為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論參考和工作借鑒。
高校學生的安全與穩定工作,直接關系到高校和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關系到廣大師生員工的人身財產安全和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關系到教學、科研、工作、生活的正常運轉和人才培養的質量,也關系到黨和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新時期,隨著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和社會多樣化在高校的體現,各種新情況、新變化、新矛盾不斷出現,影響高校學生安全與穩定的因素越來越復雜。因此,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謹就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義、存在的問題和有效解決途徑展開論述。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其基本原則之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大學生安全、健康成長,關系全社會成千上萬個家庭。新時期高等院校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正是由大學生自身的安全狀況決定的,是以確保大學生的人身、財產和生命安全為根本的。高校以此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之一,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自我完善,體現了黨和的執政理念,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目的,體現了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同時,高校的安全穩定是社會穩定的重要組成部分,確保高校安全穩定對于保證社會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構建和諧校園、和諧家庭的需要,也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高等教育事業,是以高校教職員工為主導、大學生為主體,以傳播知識、培育較高層次人才、服務社會為宗旨的事業。這一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作保障。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正是從源頭上應對社會轉型時期高教事業所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抵制各類反動思想滲透、預防各種破壞活動,保障高教事業良好發展秩序的必須之舉;同時,也是應對當前時期社會矛盾增多、各類案(事)件和安全事故不斷發生、最大程度消除各類不良影響、保證高校正常工作開展的有力措施。由此看來,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業順利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
高等院校大學生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成長,關系到我國人才發展戰略的落實,事關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和人才培養;高等院校作為培養和造就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需高素質人才的陣地,實施安全教育是其必須承擔、不容輕視的社會責任。與此同時,新時期的高等教育更加倡導人的全面發展與可持續發展。因此,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更加強調尊重人的主體地位,更加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潛能的充分發揮和人格的完善,即促進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近年來,我國各類高等院校認真貫徹落實黨和關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強了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2004年中發16號文件下發后,各高校更進一步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給予了重視,開展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眾多新成績。與此同時,新時期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仍然面臨新挑戰,并存在一定問題。
新時期,高等院校管理模式的社會化、辦學方式的多樣化、學生層次的復雜化,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規模的擴大、在校學生總數的增加,社會環境的復雜與社會體制的變革,大學生群體思想與行為的不斷成熟與發展,都對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許許多多的新問題和新挑戰。與此同時,眾多舊的安全隱患亟待解除,各類新的隱患卻又不斷出現急需排查;加之大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問題、學生的傷害事故、學生的違紀與犯罪案(事)件較之以往更加復雜。由此看來,新時期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總體形勢不容樂觀。
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包括:首先,對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育工作的規范化機制尚未形成。這包括學校相關教育管理者(管理部門)和廣大受教學生兩方面的認識問題,以及有關安全教育未能制度化、經?;烷L期化。其次,安全教育的內容和體系不夠完善。當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習慣性地被理解為保衛處、學生處等相關部門的工作,而由于這類部門的事務性工作較多,因而安全教育主要以輔導講座、座談、活動的形式開展,缺乏完整的、全面的、多角度、多層次的細化教育。最后,安全教育的“知”、“行”脫節。這表現為大多高校開展安全教育主要是講述知識、分析案例,而忽略了安全技能的實際培養和安全對策的模擬應用,導致眾多學生雖接受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對于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和正當防衛、怎樣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等方面進行只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在實際中良好應用。此外,是安全教育工作者往往沒有經過正規學習和專業訓練,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必要的學習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教育方法過于陳舊和僵化等問題還仍然存在。
在高等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機制建設方面,領導重視必須排在第一位,必須從學校的領導層面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統一管理。與此同時,各級各類相關部門、單位要各司其職,全員重視并積極參與,要深入理解“安全重于泰山”的內涵,要大力加強安全教育宣傳,要深刻認識到加強安全教育,是高校各類工作中的首要政治任務,是各級領導第一位的職責,也是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義務和利益的基礎。要通過齊抓共管,營造全校教職員工關心和支持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局面,同時要大力建立和健全從學校到學生班級、學生寢室的安全教育信息網絡,落實安全教育責任人和聯絡員,并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
對于已有的安全教育成果,高校要堅持鞏固,并堅持長效。如,落實、省級有關安全教育的文件、會議精神,定期召開學生安全教育大會,組織學生認真學習關于嚴禁學生野游野浴、嚴禁隨意在外租房、嚴禁在寢室私接電源濫用電器等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工作,采取各種形式大力加強學生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上網安全、信息安全、交往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杜絕惡性事件的發生。
針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內容過少的現象,學校應該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加強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進行安全防范意識培養、安全知識教育;同時,要注重安全教育內容的全面性,如增設大學生法制與安全教育、大學生生命與安全教育、安全危機的預防與應對方法、大學生安全技能訓練等內容,提高他們對生命價值和安全預防的認識,切實加強廣大學生在緊急情況下撤離、疏散、逃生等安全防護教育,增強大學生自救、自護和互救的能力。
首先,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需要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展開,而安全的校園環境不僅需要學校廣大師生員工共同營造,更需要有一支具有高度事業心和責任感的、掌握了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專業化的隊伍來精心維護。因此,校園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者責任重大,素質必須提高。其次,大學生安全教育過程中,教育方法也需要改良。教育方法要符合本地、本校實際,教育活動要貼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教材選取要力爭涉及面廣、通俗易懂、融科學性、實用性、知識性和可讀性于一體。最后,高等院校的教職員工要在平時積極了解安全常識的資料,從而推動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隊伍整體水平的提高,確保學校的安全穩定和學生的成長成才,并最終推動高等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4]蔣夏寧.大學生安全教育問題的幾點思考[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4).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