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AV小说区在线观看_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_久久精品久久91_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在线视频2018,亚洲日本本道a,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成人网

職稱論文咨詢網,專業提供留學生論文、職稱發表論文等各類論文學術咨詢服務的論文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百科

『高等教育』試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

來源:職稱論文咨詢網發布時間:2022-07-10 02:45:30

  論文摘要:經過多年探索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要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整體性精神,其人才培養目標既包括培養社會各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又包括培養中小學德育工作者,還要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輸送合格生源。這個培養目標的明確不但有利于高校整合學術資源,為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專業建設提供基本思路,而且有利于拓寬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和發展路徑。

  建國以來,基于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需要,高校曾經設立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等本科專業。其中前六者的學科基礎是單一性的,主要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分行分類的研究和教學,后三者的學科基礎是綜合性的,主要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整體性研究,有鮮明的教育性。隨著學術的發展,前六者逐步從高校本科招生目錄中淡出,后三者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把后三者整合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符合學科發展的邏輯,也是高等教育經濟原則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就要體現這種整合精神,既要培養社會各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又要培養中小學的德育工作者,并在此基礎上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研究生輸送合格生源。

  1983年6月國營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綱要》(試行)提出,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要籌辦以培養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干部為目標的政治院校。綜合性大學、文科院校,各部委、總局所屬的大專院校,有條件的都要增設政治工作專業或政治工作干部進修班。同年7月中央下發了批轉該ⅸ綱要》的通知,認為綱要》是現代化建設時期加強和改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個很好的文件,其基本精神、原則和方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為了貫徹落實該文件,1984年4月,((教育部關于在十二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意見》提出,為了適應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教育部決定在部分高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采取正規化的方法培養大專生、本科生和第二學士生等各種規格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該專業培養目標是“使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這是我國第~次采取正規化的辦法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1993年l0月《教委關于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辦學的意見》規定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在、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級專門人才”。從這個文件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擴展到“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隨著該專業的發展,各高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把培養目標擴展開來,主要為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社會各界培養思想政治工作專門人才。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第一個服務對象。1984年設置該專業的當年主要為高校培養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同年6月《教育部關于在高等學校舉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的意見規定其培養目標是使高等專科文化程度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提高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畢業后繼續從事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招生對象為“在高等學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三年以上的現職思想政治工作人員”。1986年,教育委員會關于試辦思想政治專業在職第二學士學位班的意見規定,為了給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專職人員提供更多學習機會,以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從1987年起試辦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學士學位班。1987年9月《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培養碩士研究生的實施意見》仍然強調其培養目標主要為高等學校及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科研人員。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是我黨的一大特色。但近年來,由于國際、國內環境的影響,加上有些地方黨組織對思想政治建設重視不夠,許多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觀念淡薄、價值觀念扭曲。面對這種嚴峻的挑戰,我們必須努力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建設,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服務于黨建,為黨務部門輸送專門的政工人才是本專業設置的重要使命。行政以及立法、司法是的權力。立法是民意表達,行政是法律執行,司法是法律監督和裁判。在這個系統中,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而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實現領導的基本手段黨組織和政工部門就是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使權力系統得以有效運轉。

  軍隊政治工作是黨在軍隊中的思想工作、政治工作和組織工作,是為軍隊建設和完成作戰任務提供政治保證、精神動力和其他服務的工作。政工人員主要由軍事院校的軍隊政治工作專業來培養,但不能完全滿足需求,還要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專業培養的人才來補充。因此,有不少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把為軍隊培養政工人才包括在內。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私營企業等。事業單位一般是設置的帶有一定公益性質的機構,它履行一定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企事業單位一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領域,工人運動首先發生在企業領域。當前,我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發展進入關鍵時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加強和改進企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而提高政工干部隊伍的素質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要求專業化的政工人員來充實隊伍,使思想政治工作擺脫經驗形態,向科學形態邁進。社會團體是當代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全國性社會團體近2000個,其中有行政編制或事業編制的社會團體近200個,其中,全國總工會、共青團、全國婦聯的地位特殊,中國文聯、科協、僑聯、作協、殘聯、紅十字會等也有重要影響。這些社會團體是黨團結和聯系社會諸行業的群眾性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是黨領導這些組織的基本手段。正是通過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社會各行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走社會主義道路。

  中小學德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保證作用。1998年3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規定,學校黨組織的負責人、主管德育工作的行政人員、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的教師、班主任、共青團團委書記和少先隊輔導員是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為中小學培育德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職責。

  為中等學校培養政治理論師資是政治教育專業設置的初衷,1952年9月中央關于培養高等、中等學校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師資的指示》提出,“各大行政區應選擇具備適當條件的高等學校··設立政治教育系或政治教育專修科,培養中等學校的政治理論師資。”按照這個指示,1953年北京師范大學首開政治教育專業,逐漸鋪開,全國設立政治教育專業的高校很多,這一模式延續到改革開放的新時期。1988年4月,原教委下發((普通高等師范院校本科專業目錄》(征求意見稿),針對專業設置存在過細過窄的現象,擬將“政治教育”專業改名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專業,1990年6月正式定名為“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1991年4月原教委印發了關于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改革的意見,針對該專業只培養政治理論課教師,而不培養德育工作者的狀況,明確規定其培養目標為“中等學校合格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和德育工作者”。這是一次重要改革,培養目標拓展到全部中學德育工作者(思想政治課教師也是德育工作者)。1993年7月調整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將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師范類)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非師范類)合并,統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保留中等學校政治課教師(師范生)和培養思想政治工作者(非師范生)兩個培養目標。1998年公布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修訂的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仍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師范類的培養目標是“能在中等以上學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教學、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非師范類則培養“能在、學校、企事業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

  從以上梳理看出,初始的師范類“政治教育”專業中間經“政治與思想品德教育”專業最終定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非師范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合并,其培養目標一直有中學政治課教師,現在演化為中學德育工作者,這是一個逐步走向全面的過程。中學德育工作者的骨干力量主要有以下幾類人員:第一,分管德育的副校長。中等學校一般設一名副校長分管德育工作,主要職責是組織德育隊伍,審定德育工作計劃,督促檢查班主任工作,檢查政教處工作,協調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部門的工作。第二,政教處工作人員。政教處(有的稱教導處、德育處或教育處)是在校長領導下實施德育的職能部門,具體組織安排學校的德育工作。第三,班主任是班級實施德育大綱的具體組織者,班主任工作做好了,學生德育工作就落到了實處。第四、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從事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專業人員,是學校德育隊伍的重要骨干。他們扮演雙重角色,既要做思想政治理論的傳播者,又要做思想品德的示范者。第五,團隊干部。共青團、少先隊作為青少年的群眾性組織,是青少年學習的學校,是黨和進行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

  長期以來,為了滿足普及小學教育對教師的需求,我國建立了三級師范體制,即中師、師專和師范大學,分別培養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其中,中師培養的是全科教師,這種培養模式在當時的情況下滿足了普及小學教育對教師的需求,弱點是不利于小學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社會上并不太認同小學教師職業是專業性工作。原因是多方面的,學歷低是原因之一,這就要求提高小學教師的學歷。近年來設置的小學教育本科專業就是這種努力的結果。1997年4月教育部“培養本專科學歷小學教師的專業建設研究”立項,1998年秋,原南京曉莊師范學校與南京師范大學聯合成立南京師范大學曉莊學院,率先創辦了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本科學歷的小學教育專業,隨后,首都師大、上海師大、東北師大相繼開設此專業。該專業的設立解決了我國小學教師高學歷化的要求問題,又為師范教育由三級向二級師范過渡提供了新思路,但仍然不能解決小學教師的專業化問題,培養的仍然是全科教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些學校設置文理兩個方向,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為文理分工不是真正的學科劃分。小學教育專業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正在發生的教師教育改革為小學教師的專業化提供了出路。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點》提出提高辦學層次,推進師范院校改革,鼓勵綜合性大學開展教師教育。新世紀以來,教師培養模式的改革基本上是循著綜合性大學的思路進行的,在綜合性大學開設教育學院,在師范院校開設非師范專業,一些師范院校改制成綜合性大學。這種改革符合國際教師教育的發展趨勢,便于同國際接軌。從1998年始,一些綜合性大學和師范大學進行了教師教育模式的探索。有的學校在前3年中開設普通教育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和綜合課程融為一體,不分專業。第4年,除開設少量的專業選修課外,綜合性大學著重對學生進行教師教育理論和技能的訓練,以增強學生的師范性素養。此乃“3+1”模式。有學者主張探索“4+1”模式(本科四年加一年教育專業課程)和“4+2”模式(本科加兩年教育碩士)等。師范教育向教師教育的改革是國際潮流,也符合我國的實際,既解決了小學教師的高學歷化的要求問題,也解決了小學教師的專業問題。

  小學德育工作者培養可以采取教師教育的模式,“3+1”模式、“4+1”模式和“4+2”模式均可探索。前幾年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不分師范類和非師范類,通過幾年的培養,能夠勝任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然后讓那些愿意從事小學德育的學生繼續修教師教育課程,取得小學教師資格,成為高學歷、專業化的小學德育工作者。

  高校本科不但要培養應用型人才’還要為研究生輸送生源。一個專業為哪個學科輸送生源決定于這個專業主要接受的是哪一個學科的規訓。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調整充實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能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輸送合格生源。

  1984年ⅸ教育部關于在十二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意見》規定的“專業必修課程參考目錄”提供了3類理論課程: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基礎課主要有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或國際運動史、黨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基本問題等,專業基礎課主要有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法學等課程,專業課主要包括馬列原著、思想政治教育概論、黨團工作等。只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構成一個體系,該專業主要接受的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科規訓,主要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黨史等學科輸送生源。而這些學科又分別屬于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門類,不但跨一級學科,而且跨門類。這說明當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不成熟,沒有自己穩定的學科基礎,接受的規訓來自多學科,也為多個學科門類輸送生源。正是由于它的不成熟,使它成為改革開放之初學科恢復時期其他學科和專業的孵化器。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衍生了哲學學科門類,有些學校在此基礎上申報哲學本科專業;在政治經濟學課程基礎上衍生出整個經濟學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設立了經濟學本科專業;在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以及黨史課程基礎上衍生出政治學相關學科,在此基礎上設立了政治學本科專業;許多學校的法律專業本科也是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法學概論課程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孵化器職能發揮得很充分,很多高校正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有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群以及文科專業的專業群。

  2005年1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調整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及所屬二級學科的通知終結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孵化器職能,為本專業提供了屬于自己的一級學科,該專業從此有了自己的學科基礎。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五+--級學科,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又增設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二級學科,置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這樣,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就有了六個二級學科,形成了學科體系。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l2月64號文件的一段話:“建立馬克思主義教育與教學體系。在本科教育中,設立馬克思主義基礎專業,培養政治素質好、思想品德優良、具有較好馬克思主義基礎知識的大學生。在研究生教育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政治素質高、理論方向正確、具有比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素養和理論功底、并能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研究當代現實問題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梅榮政教授主張在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之外另起爐灶,設置馬克思主義基礎專業,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碩士和博士生提供本科生源。對此學界有不同看法,但并未引起廣泛關注,討論不多。此問題關涉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值得深入思考和討論。是另起爐灶好,還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調整、充實其培養方案好呢?筆者認為,后者更好。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這是規范和改造現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需要。該本科專業學科基礎混雜,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運、黨史等學科分別屬于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學科門類,學者分別屬于不同的學術共同體。這些圍繞一個本科專業來轉,給人的印象是該本科是個大雜燴,學生是“萬金油”式非專業學生。報考研究生時,學生流向不同的學科門類,有的從哲學進入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領域,有的從政治經濟學進入西方經濟學領域,有的從科學社會主義進入政治學理論領域,有的從國際共運進入國際關系領域,有的從黨史進入史學領域,這種現象在其他本科專業中絕無僅有。第二,這是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提供本科生源的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點很多,但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有本科生源。現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素質不高,不能滿足研究的需要。學位論文選題不規范,遵循本科路徑進入馬哲、政治、科社、黨史領域,造成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的空殼化。如果用該一級學科所屬六個二級學科作為主干課程改造現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問題迎刃而解。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的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困境就能同時解決。第三,這種調整符合教育經濟原則。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之外另起爐灶設立馬克思主義基礎本科專業,兩專業同時并存,兩班人馬互不交又地從事本科教學,這是學術資源的浪費。思想政治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價值實現方式,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一體貫通。兩個專業同時設置,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都將是十分尷尬的事,一所大學如果搞兩套這樣的建設,資源有限,無能為力,搞一套建設則與兩個專業的名稱不符。只有合二為一,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調整、充實、改造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才能名實相副,有利于建設和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的明確對于高校和大學生雙方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與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多數學校都是分屬兩個部門,一個歸屬于政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等),一個歸屬于社科部(或馬列部),兩支隊伍分別進行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如果按照上面的論述,修改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優勢明顯。原因如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一個培養目標是軍、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高校部門、各院系黨務工作者、輔導員都是從事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具有一致性。這樣,高校的廣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可以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承擔一定的教學和管理任務,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教師資源將是十分豐富的,根本不存在缺少專業教師的問題。這些從事實際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上課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黨的書記講黨建課,團的書記講團的工作課程,太恰當不過。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二個培養目標是中小學德育工作者,公共課教學部門進行大學生德育教學,根據整體構建大中小學德育體系的要求,中小學德育與大學德育是縱向銜接、螺旋上升的一致性關系,故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課程與大學生公共思想政治課的課程要求具有一致性,這樣,兩支教學隊伍可以整合。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第三個培養目標是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輸送生源,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教師、公共政治課教師、廣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學科歸屬都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這三支隊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專業成長的引路人。

  專業建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保障條件,也是反映高校綜合水平和競爭力的一項主要指標。特色專業因其所具有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它必然是高校品牌創建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由教育部統一確定,全國趨同性較強。

  如何在不違背專業性質的基礎上辦出特色是個普遍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專業,首先要求是思想政治專業,能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精神實質,其次是如何在此基礎上根據社會需求和本校資源狀況提煉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三個培養目標為高校特色專業的建設提供了思路,不同的高校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分別在某一培養目標上下功夫。第一,綜合性本科院校可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養上下功夫。1984年設置該本科專業的高校,開設此專業之初培養目標就定位在思想政治工作者上。這類高校應利用其歷史資源進一步凝煉特色,課程設置要向思想政治工作者方向傾斜,比如黨的建設、團的工作、社會調查等課程應得到重視。不同的學校還可在部門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體現特色,如黨內思想政治教育、企業思想政治教育、農民思想政治教育、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等等。第二,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應發揮其師范教育優勢,在中小學德育工作者的培養上著力。原來的師范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以培養中學德育工作者為主,且幾乎所有高校雷同。而新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養目標之一是中小學德育工作者,小學德育工作者是一個亞目標。有些學校可以在小學德育工作者的培養上定位,開設小學德育、少先隊工作等方面的課程。第三,全國重點大學可以把特色定位在為研究生輸送生源上。重點大學學術資源豐富,本碩博學位點齊全,本科生素質較高。這類高校的課程應向理論性傾斜,如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專業英語等。

  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但解決這一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有社會方面要做的工作,也有高校要做的工作。這里只論述高校要做的工作。原來的師范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就業方向只是中學思想品德課和思想政治課教師,非師范類本科生就業方向是考公務員,且方向不明確。考研究生是一個前進方向,但學科取向不明確。新的培養目標為就業和升學開拓了視野。第一,可到中小學從事德育工作。這里的德育工作既包括思想政治課教師,也包括其他德育工作者,如少先隊、青年團工作、黨務工作、宣傳工作。小學德育工作者需要專業化,而現行的小學很少有專業化的德育工作者,新進小學教師將更多地要求高學歷、專業化第二,可到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是就業的主要方向;軍隊也是該專業的就業方向,本科生可以走從軍這條道路到軍隊施展專業才能;企業是本科生重要的選擇,當前國有企業、集體企業都很缺乏優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社會團體作為就業渠道未受到重視,工會、共青團、婦聯都需要高素質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專業化工作者。第三,可考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研究生。該學科初建,不太成熟,迫切需要有志氣、有才華的年輕人勇于探索,敢于攀登,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作出貢獻。這是一個關系黨和生死存亡的學科,是一個有遠大前途和充滿挑戰的學科。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相關閱讀
學術咨詢服務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衡南县| 蒙自县| 衡南县| 武夷山市| 南华县| 泸定县| 绥化市| 丘北县| 玉山县| 桃园市| 罗城| 昭通市| 大丰市| 自治县| 龙泉市| 台湾省| 平凉市| 肃宁县| 姚安县| 诏安县| 龙岩市| 禹城市| 富宁县| 五大连池市| 舞钢市| 石家庄市| 松溪县| 盐山县| 阿图什市| 平利县| 乐山市| 新兴县| 胶州市| 河西区| 葵青区| 镇平县| 洮南市| 晋中市| 中宁县| 铁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