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4月一2011年2月首次發病住院未經治療的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的診斷標準。均不符合溶栓條件,并經顱腦CT或MRI檢查證實為腦梗死。主要臨床表現為肢體偏癱、言語含糊、嗆咳等,同時排除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及出血傾向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治療組40例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47-72歲,平均62.5歲。對照組41例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44-75歲,平均64.1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步長腦心通1.2g,3次/d,丹紅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納溶液2∞時中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口服腸溶阿司匹林75噸,1次/d,丹參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均用藥14d。
1.3療效評定標準[2]基本痊愈:神經缺損評分減少91l}串~l∞%,病殘程度。級;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未減少或增加。
1.4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推薦閱讀:《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結果2.1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更明顯。
2.2治療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明顯藥物不良反應。
3討論腦梗死大多有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血液中的脂蛋白、纖維蛋白原等的含量增加,使血液蒙古稠度增加,動脈硬化后,由作者單位:848300新疆和田策勒縣人民醫院于血管壁和內皮細胞受到機械性和化學性損傷,血管內膜破壞,血管壁膠原暴露于血小板的接觸面積增加,內源性凝血系統與纖溶平衡破壞,易致血管內血栓形成。丹紅注射液和腦心通主要成分為紅花、丹參、全蠅、水蛙、地龍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水蛙含水蜓素、肝素和抗血栓素等,具有抗凝、抗血栓作用。水直至素是極強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劑,不僅能阻止纖維蛋白的凝固,也可以阻止凝血酶催化的血痕反應,具有促進纖溶作用。地龍主要含蜓蚓酶,可直接溶解纖維蛋白,又可激活纖維酶原,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纖維蛋白原,促進側支循環建立等。因此丹紅注射液和步長腦心通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及紅細胞聚集,降低纖維蛋白原,抑制纖維蛋白原,抑制血栓形成和溶栓,減少腦缺血范圍等作用。觀察效果顯示,丹紅注射液和腦心通治療組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能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治療過程中未發現不良反應,是治療腦梗死的理想藥物。
表1治療組合對照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Table1Comparisοnofclinicaleffectbetweentwogroups組別治療組對照組例數4041治療前70土6.7422.74土7.20治療后13.34土7.0913.03士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