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雜志是由中國藥學會和天津藥物研究院共同主辦的國家級期刊,半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本刊創始于1970年1月。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一等獎;榮獲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榮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期刊界高獎);榮獲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榮獲天津市優秀期刊;特別榮譽獎”;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榮獲;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和;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榮獲;中國百強科技期刊”;榮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國家新聞出版行業高獎)。本刊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藥學期刊之首。多年來一直入選美國《化學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國《國際藥學文摘》(IPA)、荷蘭《醫學文摘》(EM)、荷蘭《斯高帕斯數據庫》(Scopus)、美國《烏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波蘭《哥白尼索引》(IC)、英國《質譜學通報(增補)》(MSB-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CSA)數據庫、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和《全球健康》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本刊被收錄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
經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委會認定,《中草藥》雜志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并由中國知網全文收錄。
本刊主要報道中草藥化學成分;藥劑工藝、生藥炮制、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藥理實驗和臨床觀察;藥用動、植物的飼養、栽培、藥材資源調查等方面的研究論文,并辟有中藥現代化論壇、專論、綜述、短文、新產品、企業介紹、學術動態和信息等欄目。突出報道中藥新藥研究的新理論、新成果、新技術、新方法和臨床應用,促進中藥現代化、標準化、國際化。
2016年10月12日《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發布:《中草藥》雜志2015年核心影響因子1.236,在中藥學類期刊中排名第1位,核心總被引頻次7 120,在中藥學類期刊中排名第2位,基金論文比0.81。
2015年12月18日中國知網(CNKI)《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發布:《中草藥》雜志總被引頻次15 430,影響因子1.575,基金論文比0.87。
2011年注冊商標;中草藥”被評為天津市著名商標。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中草藥》設有中藥現代化論壇、專論、綜述、短文、新產品、企業介紹、學術動態和信息等欄目。期刊主要報道中草藥化學成分;藥劑工藝、生藥炮制、產品質量、檢驗方法;藥理實驗和臨床觀察;藥用動、植物的飼養、栽培、藥材資源調查等方面的研究論文。
編委成員
根據2018年4月期刊官網顯示,《中草藥》第十五屆編委會擁有顧問10名、編委126名及編輯部成員7名。
顧問:張鶴鏞、任德權、肖培根、胡之璧、姚新生、劉昌孝、孫漢董、張伯禮、諸國本、畢楷
編委:白鋼、畢秀麗、陳地龍、陳萬生、陳勇、鄧家剛、狄留慶、董江萍、段金廒、段啟、方建國、馮煦、馮怡、高文遠、葛廣波、桂雙英、郭巧生、郭寶林、郭怡飚、果德安、胡軍、華會明、黃懷鵬、黃金龍、黃熙、賈曉斌、賈英、賈英杰、賈偉、姜程曦、蔣國強、蔣曉萌、孔德云、匡羅均、李范珠、李桂生、李平亞、李燕鈺、林厚文、林瑞超、劉向前、劉新民、劉延澤、劉永利、劉志強、婁紅祥、路金才、陸陽、呂愛平、呂光華、馬雙成、馬百平、苗明三、彭成、錢忠明、錢忠直、邱峰、邱明華、秦路平、秦雪梅、沈志濱、師彥平、石建功、史清文、宋洪濤、蘇薇薇、孫蓉、唐星、屠鵬飛、王春龍、王春民、王杰、王磊、王平保、王如偉、王曙東、王威、王偉明、王西芳、王喜軍、王有為、吳錦忠、肖小河、蕭偉、邢朝斌、徐宏喜、薛云麗、楊明、楊生超、楊世海、楊世杰、楊秀偉、姚慶強、姚智、葉祖光、尹家智、于春泉、于榮敏、張杰、張蘭桐、張磊、張鐵軍、張衛東、張文生、張艷軍、張永清、張永祥、張尊建、章展煌、趙慶春、趙維良、趙琰、趙艷玲、曾建國、鐘國躍、周水平、周躍華、朱永宏、鄒美香、鄒崢嶸、鄒準編輯部成員:陳常青、潘明佳、劉東博、時圣明、鄭禮勝、王文倩、田苗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根據2018年4月期刊官網顯示,《中草藥》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國際藥學文摘》(IPA)、荷蘭《醫學文摘》(EM)、荷蘭《斯高帕斯數據庫》(Scopus)、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PD)、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醫學索引(WPRIM)、波蘭《哥白尼索引》(IC)、英國《質譜學通報(增補)》(MSB-S)、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CSA)數據庫,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CAB)文摘》、《全球健康》、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等收錄。
研究發表
根據2018年4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草藥》出版文獻量為14714篇。根據2018年4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中草藥》出版文獻量為645篇。
影響因子
根據2018年4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中草藥》總被下載4498082次、總被引223612次,(2017版)復合影響因子為2.254、(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737。
根據2018年4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顯示,《中草藥》載文量為11964,被引量為144646,下載量為424258。2015年期刊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第324名,在中國醫學(92種)中排名第9名;2015年期刊影響因子為1.63。
榮譽表彰
20042011年,期刊連續7年榮獲;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
2011年,期刊獲;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國家新聞出版行業高獎)。
2012年,期刊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學術期刊專項基金資助。此外,期刊還獲中國期刊方陣;雙獎期刊”、第二屆國家期刊獎(中國期刊界高獎)、第三屆國家期刊獎提名獎、中國精品科技期刊、;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的期刊”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