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專業的醫學論文,本文主要闡述參麥注射液髓關節腔內注射治療股骨頸骨折臨床療效觀察,詳細情況請看下面的介紹。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科疾患,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結構,該處營養血管少,一旦發生骨折,可引起患者損傷部位血液供應不足,易造成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嚴重者可引起壞死發生。為尋找改善股骨頸骨折部位血供的治療方法,我院于2005年6月-2007年7月對17例股骨頸骨折采用參麥注射液鏡關節腔內注射輔助的綜合治療方法,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05年6月-2007年7月間收治股骨頸骨折患者M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43-76歲,平均62.33主11.21歲。左側股骨頸骨折患者21例,右側股骨頸骨折患者13例。按骨折部位分型:頭下型13例,經頸型15例,基底部型6例,受傷時間至手術時間為7.5-52.5h,平均23.26±14.62h。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17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骨折部位等資料比較元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17例常規切口復位內固定,術后常規預防感染,對癥支持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參麥注射液鏡關節腔內注射,每次5-8時,2次/周。
1.3療效判定標準治愈:對位滿意,局部無疼痛,無肢行,伸鏡正常,屈髓超過9O°,X線片示骨折線消失;好轉:
對位良好,輕度疼痛,肢行,可半蹲,生活能自理,x線片示骨折線消失;未愈:傷肢不能行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頭壞死。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I2.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檢驗或校正/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血液流變指標比較,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漿比教度、纖維蛋白原和紅細胞壓積都有顯著降低(P<0.01)。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漿比教度、纖維蛋白原和紅細胞壓積的變化無顯著性差異,而治療后兩組血漿比教度、纖維蛋白原和紅細胞壓積差異有顯著變化,治療組血漿比秸度、纖維蛋白原和紅細胞壓積較對照組下降更明顯(P<O.O1)。
2.2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見表2。
2.3不良反應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肝腎功能異常及其他不良反應。
3討論
股骨頸骨折為臨床多發病,約為全身骨折的3.58%,臨床治療上常存在骨折不愈合(15%左右)和股骨頭壞死(25%左右)等問題;單純的切開復位內固定雖然具有骨折解剖復位、關節內減壓固定牢固等優點,但更加破壞了關節周圍的血運,增加了骨折不愈合及股骨頭壞死的可能;目前,使用中藥離子導人液導入接骨液,是藥療與理療、內治與外治相結合的治療方法;既改善了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環,又為骨折的愈合提供了所需的物質條件,為促進骨折愈合,減少并發癥發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內外環境,是骨折治療原則中內外兼治的良好體現。
參麥注射液是由古方參麥飲運用現代科學精制而成的中藥注射液。以人參、麥冬為主要成分,中醫認為人參甘溫,能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補五臟氣不足,暢通血脈;麥冬甘寒、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胃。人參伍麥冬,能大補元氣,補心氣、益心陰,平衡五臟改善臟腑功能。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人參能改善細胞代謝,增強組織細胞能量儲備,促進DNA、RNA的合成,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提高血漿環腺昔酸(CAMP)水平,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麥冬可穩定細胞膜。有研究指出,參麥注射液具有廣泛的免疫活性,具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通過抑制巨噬細胞釋放一氧化氮(NO)、腫瘤壞死因子α(τ'NF-α)等炎癥介質,而達到減輕機體組織損傷的作用。我們采用參麥注射液俄關節腔內注射輔以西醫綜合治療股骨頸骨折,對其臨床療效經過對比觀察發現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參麥注射液髓關節腔內注射進行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有效率(P<0.01),顯著降低患者血漿比毅度、纖維蛋白原和紅細胞壓積(P<0.01),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的藥物毒性作用,本觀察結果提示參麥注射液鏡關節腔內注射輔以西醫綜合治療更能改善骨折局部供血、抑制血小板凝集,治療組患者l臨床癥狀及血流變學等指標均優于單純手術組,療效確切,并且無毒副作用,有推廣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