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德干,男,漢族,,湖北鄂州人,理學博士,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11月受聘西北大學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特聘教授崗。現任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地層委員會委員、陜西省古生物學會理事長、陜西省科協委員,日本蒲郡市《生命之海》科學館名譽館長。
舒德干教授長期從事進化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攀登計劃”“973”子課題、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以及陜西省重點項目等多項科研項目,在“寒武大爆發”、澄江化石庫和動物門類起源研究上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就。在被稱為“當代自然科學十大難題之一”的“寒武大爆發”研究上,特別是在對早期生命活化石庫的澄江動物群的研究中獨樹一幟。1996年以來,先后發表sci收錄論文61篇,其中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發表了11篇重要學術論文,先后發現了“云南蟲”“華夏鰻”“西大動物”“昆明魚”“海口魚”“長江海鞘”等一系列具有原始生命性狀的半索動物、頭索動物、脊椎動物、尾索動物早期生命化石,論證了地球早期最原始的真后生動物“春光蟲”和奇特的滅絕動物類群“古蟲動物門”,提出了脊椎動物起源“五步走”的新假說,首次全面勾勒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所創生的“生命樹”原口動物、后口動物兩大支系動物演化譜系的基本輪廓,提出“寒武紀暖水與冷水兩大古生物地理分區,的假說和“廣義進化論”。
舒德干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榮獲2003年度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28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是該年度科技獎勵惟一一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也是陜西省和西北大學自評獎以來所獲得的第一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先后四次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并獲“中國高校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多種獎勵,他本人也先后榮獲第二屆“長江學者成就獎”一等獎和“陜西省科學技術最高成就獎”“全國模范教師一·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留學歸國人員”等稱號。近年來,他指導的博士生中有2人獲“全國百篇優博論文”,1人獲“杰青”基金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