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本文從大學生修身立志需要高校教師引導談起,隨后就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高校教師親歷親為,大學生社會的“自我”定位需要高校教師指導和大學生的戀愛觀需要高校教師提前預警等四個方面對高校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進行了分析研究,說明了通過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書記在會上強調要優先發展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學校的教師要做好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確保提出目標的實現。這是因為教師直接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思想、學習等各個方面,其思想和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學生。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不確定的情況時有發生。像今年日本的3.11地震,利比亞爆發的騷亂及流血事件,這些事件教師如果引導不當的話,有可能會出現過激的言論或行為,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有利條件,也面臨嚴峻挑戰。因為事件的發生會有一連串的反映,有著深遠的影響。
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比方說日本的3.11事件發生后我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是停留在兩國的恩怨中,還是辯證的想一想我們是否還要發揚人道主義等等。此時就需要高校教師來引導和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辯證的看待地震這一問題。
所以說高校教師要深入學習政治理論,要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和崇高的政治信仰,同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這樣能在重大政治和理論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做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的放矢。另外在做學生的工作時要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高政治覺悟。
目前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受父母的嬌生慣養,都有自己的個性,與人相處時過分縱容自己,不懂得寬容和謙讓,過分計較個人得失,心理承受能力較脆弱。
另外由于家庭的貧富也容易讓學生心理落差,家庭窮的變得自卑內向,家庭富得學生目空一切。為此高校教師要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學生心理特征要有一定的預警性,在教學實踐中要分人、分時、分事進行處理,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下力氣去做,并且要做正、做細、做實,有針對性的和同學進行敞開心扉的談話交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當代大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讓大學生表現出時代的風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對學生始終要有愛心,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例如,對于目空一切的家庭富足的學生進行心理引導,幫助其去掉“富老大”的心態,能正確看待物質上的富足,告訴學生家庭再富那也是上代人給掙下的,在大學期間要學真本事,畢業后才好創業。
當代的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在大三下學期就已經顯現,此時一部分學生就開始了自己的求職生涯;而另一部分則一直生活在校園中不知所云,沒有意識到當今的就業競爭之激烈,或對就業問題過分的悲觀,心里產生前途未卜的困惑和迷茫。這兩種作法都不是很好,原因很簡單,咱就不說了。但此時的高校教師又該怎么辦呢?高校教師此時應該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就業方面的知識和技巧,教育學生端正擇業心態,準確定位自我,幫助學生認清學業、就業、事業之間的關系,把就業的壓力分解到各學期的學業學習中去,化壓力為動力,只要有知識有能力,何愁就業不成。
同時引導學生樹立適中的職業理想,確定合理的就業目標和擇業標準,樹立良好的就業意識,幫助學生拓展就業渠道,指導學生把握每一次就業機遇。幫助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自我、規劃自我,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
當前的大學生戀愛呈現低年級化且比例看漲,但大部分同學不能很好地處理學業和戀愛的問題,在“愛情誠至上,學業皆可拋”的宣言下,學生出現了厭學、曠課現象,嚴重的學業出現掛科,不能順利畢業。也有一部分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失戀或受到打擊,往往造成厭惡俗世,甚至精神分裂、自殺。
此時作為高校教師也應提前預警,發現苗頭,及時跟進,講解生活和心理知識,同時組織一些健康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吸引學生的“眼球”,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消除大學生的孤獨感,培養健康情操,強化道德觀念。
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彼此間以誠相待,而不是為了滿足暫時的生理或心理需要。促使他們把戀愛的動力化作激勵機制,督促自己進取向上。而對于已經出現問題的學生要耐心教育,適時溝通,幫助他們分析、認識問題要害,要對癥下藥、標本兼治,切不可一味地批評處分,要根據個人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力求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高校教師要做的職業是神圣的,也應該是與時俱進。作為高等院校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高尚的思想道德、廣博的人文和科技知識、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這既是高校教師走向學者型、職業化發展的趨勢,又是適應一專多能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