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雖然一些地方的村落體育開展得有聲有色。但就全國整體而言“待開墾的荒地”還很多,這為大學生村官開展村落體育提供了施展拳腳的舞臺。大學生村官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擁有先進的體育理念和科學的健身知識與技能,懂得科學的體育管理方法,這為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體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成為積極響應體育總局提出的“建身邊的場地,建身邊的組織,搞身邊的活動”的操辦者,變被動執行上級指示為主動開拓村落體育工作,成為村落體育的拓荒者。
大學生村官是當代優秀青年的杰出代表,他們了解涉農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還具有市場經濟和農村發展與管理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受過大學體育教育的熏陶,深知體育在當代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具有現代體育意識,能將“我運動、我健康、我幸福、我快樂”的理念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因此,他們從事體育的自覺性強,能動性大,加之所處的領導地位,注定要取代民間“體育能人”成為村落體育發展的帶頭者和組織者。
大學生村官生活、學習、工作在農村基層第一線,最貼近村民。因此,他們對村民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朝氣蓬勃、積極向上、身心健康、熱愛生活的“陽光青年”形象更具感召力和示范性。所以,他們對體育活動的愛好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村落體育的形式、規模和走向。又由于他們對體育運動有所了解且具有一定的運動基礎,指導起來得心應手,能夠成為村落體育的指導者。
大學畢業生補充到村官隊伍中,不僅給基層組織注入了新鮮血液,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基層組織的構成成分。他們所帶來的新思維、新觀念、新辦法有助于提高基層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助于推進村落各項工作的開展,使得村落體育工作具有更多的話語權,為村落體育列入日常工作創造了條件,使原本被人冷落的村落體育得到常態化發展。
四、發揮大學生村官的作用,促進村落體育發展1.教育部門應加大在校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教育力度,培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教育部門應注意貫徹落實黨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圍繞“素質教育,健康第一”來創新教育體系,以人為本,加大在校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教育力度,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大學生素質。拋棄“重理輕文,重智輕體”的舊觀念、舊思想,切實將體育與教育有機地合二為一,使其真正成為教育的組成部分。在強化專業知識、技能教育的同時,還要特別重視學生體育知識、意識、能力、行為培養,整體提高備選大學生村官的體育素質,為大學生村官遴選做好優秀人才儲備。
各級都要責無旁貸地積極培養大學生村官,加大呵護力度,尤其是創造條件促使其發揮聰明才智,在政策上支持、制度上保證、工作上關心、生活上愛護,為其成為村落體育的拓荒者、帶頭者、組織者、示范者、指導者保駕護航。采取多種形式對大學生村官進行體育再教育,激勵其從事村落體育的熱情和責任心。只有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村落體育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妥善解決村民體育文化生活貧瘠給村落精神文明建設帶來的困難,逐步消除滯后的村落體育對新農村建設的消極影響,才能實現我國村落體育的跨越式發展。
《工程》已明確指出:到2015年要在全國50%的行政村建成“一場兩臺”。中央的宏偉目標已定,各級尤其是縣級體育部門應該積極行動起來,調查研究,科學規劃,合理布點,嚴格驗收,多渠道籌集資金,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在重視硬件建設的同時加強軟件建設,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已經完成《工程》的行政村更應落實管理措施,抓好日常工作,保證體育場地設
此外,體育行政部門不能完成《工程》硬件建設后了事,后續的監管應該跟上。應定期培訓村落體育管理人員,指導督促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符合當地實情的村落體育活動,有效提高參與者數量;定期巡視與評比村落體育開展情況,以獎代撥,樹立先進;舉辦現場經驗交流會,推廣先進經驗,擴大村落體育影響,營造村落體育氛圍。
[1] 石冰.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路徑選擇[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2(5):51.
[2] 田雨普.小康社會演進中農村體育重點轉移的軌跡考察[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6):461.
[3] 沈克印,周學榮,田雨普.社會排斥與農村體育貧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4):289.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