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教學工作是高等職業院校的核心工作,成功的教學管理是保證教學工作高效運行的保障。而成功的教學管理,在于建設一支高質量、高水準、高素質、高效率的教師隊伍、管理隊伍、督導隊伍、科研隊伍。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客觀上對教學管理者提出了嚴格的素質要求。
高等職業院校按照國務院及教育部相關文件制訂出相應教學計劃,教務處等教學管理部門認真細致的傳達,各系部教學單位嚴格周密地具體實施。各系部為了保證教學活動按教學計劃正常運行,每天都要進行常規的教學運行管理及與教學環節相關的臨時工作。
具體歸納高等職業院校日常事務性管理包括:1、組織系部大型教學活動和系部的教學研究活動,并做好教學改革、課程建設、教學經驗、學術交流等具體組織工作。2、教學、教改項目(包括試題庫和試卷庫)、試點專業、試點課程等文件的歸檔管理。3、組織好院級、市級和省級教學改革項目的申報工作。4、組織新專業的申報工作。5、做好示范校評估資料的系部匯總工作。6、按系教師的教學進程表,定期檢查各門課程的教學進度,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要求,溝通師生之間的聯系。7、向學生介紹公共、跨系選修課的情況。配合教務處組織選課并將選課結果通知相關教師和學生。、對各專業的數據采集信息進行匯總,并上報至教務處。9、做好教學任務的下達及教材選定工作,做好春、秋兩季教材(含講義)的選用和征(補)訂工作,并按時將有關材料進行收集、統計和上報。負責領取本系的教師用書,統計本系教師教材領用的情況。10、負責與教務處教學調度的溝通與協作,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編制本系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課程表,并將課程表發至任課教師和學生班級。11、做好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配合教務處做好教師教學質量考評工作。12、負責學生學評教組織工作。13、將重修學生名單及時通知有關教研室,將重修后不及格的學生名單報送學籍科。14、根據收集到意見建議,結合教學和社會需求的實際,提出教學和教學管理改革的意見和建議。15、安排和組織相關教師編制、修訂相關專業培養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16、負責學院職業技能鑒定日常工作,組織學生參加職業資格鑒定的相應工作(如:報名、登記、造冊和發放準考證、登記成績、辦理及發放職業資格證書、相關資料存檔等)。17、負責學生《班級教學日志》的管理工作。18、維護正常教學秩序,了解和掌握教師、學生上課的基本情況,向教務處、本系領導及時報告教學過程中的突發問題,并按有關規定和辦法及時處理。按規定為教師辦理調課、代課、補課手續。及時將本系調、停課情況通知有關教師和學生。19、組織各項教學檢查工作,負責所在系教學檢查資料的匯總、上報,組織填寫教學管理的有關報表。20、負責本系教師及外聘教師工作量的核算、審查及外聘教師資料匯總、上報工作。每學期期末向師資科報教師教學工作量表。每學年進行一次教師教學工作量核算。21、負責本系各種教學數據的整理工作,為教務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建設提供基礎資料。負責本部門教學管理文件和資料的收集、匯總、整理、保管等工作。收集、整理相關教學資料,并分類存檔管理。22、負責發放、收存課程成績報告單,建立建全成績檔案,做好成績登錄工作。23、做好本系考務管理工作。協助教務處做好有關考試工作(包括四六級考試及各種競賽)。24、做好教學二級教學檔案管理工作。25、做好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日常管理工作。26、負責領取下發教學有關的資料。
教學管理在高等職業院校辦學目標實現過程中的特殊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管理是指管理者根據高等教育教學的規律和特點,通過一定的管理程序和手段,對與教學相關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時間和信息等進行規劃、組織、調控,從而確保教學目標實現的過程。隨著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評估及建設驗收的通過,我院原來的教學管理隊伍得到加強,形成了從分管教學的院長、教務處及各教學系、部分管教學的主任到教學秘書的教學管理網絡。
要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必須充分認識教學管理科學化的理論依據,深刻理解教學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形成過程及作用。隨著我國高等職業院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學生數量的增加,如何對大量學生的各種信息科學管理是一個十分重要且復雜的工作。雖然大多數院校建立的信息化數字校園,通過數字化教學管理平臺,大量的教學管理事務都實現業務流程化,信息查詢和考試相關服務都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管理要形成綠色管理通道需要對教學管理流程進行重組,就是把多個人從事的活動進行合并,實現流程的自動化運轉,去掉冗余程序,減少工作推諉扯皮的現象,提高工作效率,使教學管理中許多復雜的問題程序化、數據化、高效化,從而為學院師生提供優質服務并提高他們的滿意度。
進入新世紀后,迅猛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對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適應這一要求的關鍵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學管理隊伍。根據學院各相關管理部門在教學環節中地位的不同,教學管理人員應具有相應的協調能力。教學管理人員要學會發現并解決教學環節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不斷增強協調處理事務的能力。教學管理人員要做好教學管理部門、教師及學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和溝通,就應經常與各相關管理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及時進行溝通。教學管理人員要為教學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對各系各專業的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及各教學環節的相關內容教學管理人員應做到準確的了解,能做到對某些問題的分析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教學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好壞與教學管理人員素質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作為一名教學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養,才能做好本職工作。首先應具備教學管理素質,要強調其辦事能力、溝通能力和具體協調能力。其次應具有信息化管理素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學管理逐步實現信息化、現代化和規范化。在當代的教學管理中,計算機可以說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優越性也顯現得很明顯,必須學會用計算機技術來武裝自己。再次應提高綜合專業素質教學管理工作方面不僅要具備相應的教學管理知識、計算機操作知識,還要具備較強的綜合專業能力,這樣才能為教學管理工作在更廣闊的領域提供有力的知識支持,也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尤其是基層教學管理人員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應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捕捉教學方面的各類信息,并有目的的收集、篩選并保存,建立教學管理工作分類檔案,方便以后查找和利用。應具有果斷的辦事能力,為使工作的效率不斷提高,需要在平時不斷的積累經驗,擴大知識面,保持頭腦清醒,鍛煉手疾眼快,充分利用科學的方法以較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對于做完的每一項工作,要善于總結經驗和教訓,熟記辦事程序和規則,而且還要學會怎樣應對事情的臨時變化,以達到提高辦事效率的目的。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