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是人類世界中的一門語言,而語言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信息系統和思維活動的有效交流工具。初中英語牛津版新教材突出交際性,它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符合教學實際和學生認知規律。筆者認為它具有以下七個特點:教科書的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情感素質;教科書注重語言作用;教科書的編排體系嚴格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教科書的語言材料力求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教科書注意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教科書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教科書具有彈性。
針對新教材的幾大特點,教師應教會學生怎樣學習,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與其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不如教會他們怎樣自覺地學習到以下幾點:
2、在課堂教學中,盡量通過使用語言來學習語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突出新教材的趣味性。學生一旦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習英語就顯得積極、主動,但是學習英語并不能憑一時興趣,教師應指導學生如何養成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
5、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如“唱英語歌”、“單詞接龍”、“課本劇”等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這樣既鞏固了教學內容,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教材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訓練,培養學生交際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是“融四項技能為一體”的訓練。說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聽的能力,聽的技能也需要進行系統的訓練。教科書中,聽力訓練大致以四種不同的方式進行。
(1)課堂用語。教師在課堂上盡量使用英語進行教學,這樣可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教師在介紹和操練新語言的時候,應讓學生多聽并注意發音。
(2)七年級英語從第三單元開始,每個單元都有訓練學生重音、語調及辨別不同發音的練習。做這些練習時,可讓學生先聽后練。
(2)對話。教科書里的許多口語練習都是采用對話形式,以便鼓勵學生踴躍參加活動,能比較自然地使用語言。
(3)正式的言語練習。正式的言語練習可有以下幾種方法:使用錄音帶;拼讀和發音練習;重音和語調練習;歌曲和詩它們在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節奏感和提高流暢程度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交際活動。
閱讀教學是通過課本和練習冊里的練習進行的,是與其他技能訓練緊密結合的。讀能幫助理解、鞏固和記憶所學的材料。學生既要學會朗讀,又要學會默讀,教師應主張學生多朗讀,朗讀時注意語音、語調,這樣有利于培養語感,加強記憶。
寫的技能主要是在練習冊里培養。總之,聽說讀寫的技能是在聽說讀寫的訓練里培養起來的。教師要注意如何全面訓練,交替進行,既要注意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注意減輕學生的疲勞,有利于提高訓練的效果。
新教材配有彩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會話時,教師盡量創造較為真實的情境,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初中英語第一冊第14課練習4,要求學生分角色將對話表演出來。教師應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自己的臺詞,以便真正表演時可以做到脫稿。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對話中加入一些動作和表情。這樣可以使表演更加生動、真實和自然。
新教材以學生用書為主,系列配套,使得教學具有一定的彈性,有利于學生因材施教,發展個性。因此,教師除了用好學生用書以外,還要用好練習冊、閱讀訓練等課外用書。新教材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注重語篇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進行語篇教學,這樣有利于學生把握課文的整體內容。
對于七年級學生,教師首先應著重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教師應介紹怎樣學好英語知識的幾種方法:
這是學好英語的基礎。要學好英語,首先要用心聽教師的發音或聽正確的錄音,然后要大膽開口,反復模仿,教師要耐心糾正,直到學生發準為止。
大部分英語單詞的拼寫和讀音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從開始學單詞起,就要注意單詞的讀音和拼法之間的關系即拼讀規則。在逐步掌握了拼讀規則后,遇到符合規則的單詞,就可以舉一反三。
要過語法類,就要掌握正確的學習語法的方法,要學好英語,語法是不能不學的。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兩個方面。對于各種詞的變化,不僅要能辨認,而且要用得熟練準確。句法比詞法更重要,句法的重點是句子結構。對英語的常用基本句型要多練,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
英語教學有其特殊性,這決定了學生學習這一學科更需要激發動機,培養興趣,通過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學習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總之,新教材給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首先必須要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我們要知道:“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在學生面前,教師不是一個抽象的人,而是一個富于賦予個性的具體的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和藹可親,在組織學生進行對話操練時,語氣要溫和,要用正面的評議進行啟發、鼓勵學生。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