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在新一輪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之中如何對待運動技能教學的問題依然是改革的一個焦點,一些學者把快樂體育簡單的理解成淡化運動技術的游戲,針對這種觀點做出了一些見解,快樂體育是一種教學模式,它的教學目標其中之一也要實現運動技能的傳授,從而為培養體育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終身體育”而服務。因此,應該在新時代體育課程改革后雖不能夸大運動技能的作用,也不應該忽略運動技能在各種新的教學模式中的作用。
中國進入世紀之交,體育課程發生了重要變化,在新一輪的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之中如何對待運動技能教學的問題依然是改革的一個焦點,特別是在新課標不再規定具體教學內容后,很多學者提倡以愉悅身心為目的快樂體育教學的模式,每每談及新課標和討論新課標的實驗時認為快樂體育教學就是游戲教學。這給第一線的體育教學實踐帶來了一定的干擾,讓學生學什么運動技能和讓學生學多少運動技能問題似乎比以往更受到關注,也面臨著更多的困惑。
體育課程是實現體育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體育課程目標是由教育行政部門依據教育目標的總要求,確定的指導各級、各類、各地區學校進行體育課程編制的準則,也是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準則。
其中首要的體育教育目標就是: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梢娺\動技能是不能被其它所替換的.提倡快樂模塊學習,就是為了使學生較為系統地學習運動知識和技能,培養運動愛好和專長,從而提高運動技能水平,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
首先,身體鍛煉需要科學的進行。而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大都離不開運動技術,技巧性較強的鍛煉方法,具有較高的吸引力,容易激發起運動興趣,所帶來的鍛煉效果比較好,對增進身體健康的價值也比較大。當今的體育課之所以傳授學生必要的運動技術,正是為了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其次,運動中掌握必要的安全保護技術能夠使學生學會規避危險和安全救助等方法,這些也都屬于體育教學中要傳授的運動技術的范疇,是增進健康的另一手段。
運動技術學習既是一個身心活動的程,更是一個生理過程,這個生理過程就有生物性改造的作用和效果。通過運動技術學習和掌握,又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身素質,改善學生的生理機能,提高學生種適應能力,最后達到為增進健康服務。
快樂體育是指注重讓學生在運動中體驗到競爭和成功喜悅的體育,快樂體育不是把運動的快樂作為手斷,而是把運動的樂趣作為目的、作為內容的體育,在終身體育目標下培養出一生中都熱愛體育運動,能夠自發自主的參加體育運動的新人。
在每節體育課中要尊重每個學生不同的興趣和能力,創造出讓他們能主動地進行體育學習的條件,這就需要每個學生有一個合理的教學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由“在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上體驗運動的樂趣”向“學習新的技術和戰術,在更高的水平上體驗更深刻的樂趣”發展的教學過程,即“目標學習”的教學過程。
“快樂體育”絕不是簡單的“汗加樂”,也絕不是讓學生自由活動,什么都不學的“放羊課”, “更不是不學習運動技術的”的自由課。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終身體育者,并不是降低目標和放縱了學生。而是要在體育課中學會一到兩項運動技術用于鍛煉身體。
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導下,今后的體育課程和教學改革應更明確地為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服務,我們認為運動技術教學與體驗運動樂趣更加緊密的結合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術具有多種功能,其目標也具有多種指向,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競技體育日趨專門化,也隨著學生身心健康問題的日益突出,體育課程中的運動技術教學,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就歷史地被凸現了出來。因此,“體育與快樂”和“體育為健康”的真實含義顯得尤為重要。
“快樂體育”這樣一個新名稱的出現,本身就預示著課程內容的某種更新,健康問題的日益突出更將要求出現一些與體育密切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與運動技術教學和身體鍛煉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如對運動與營養、運動傷害的防病、拓展訓練與心理訓練中的一些有效手段;傳統養生理論與民族傳統健身等內容,加以利用和開發,就可以充實體育教學內容。
快樂體育是一種教學模式,它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實現運動技能的傳授,引導出體育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終身體育”。因此在實踐過程中應該理解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不要盲目的只看到表面的意思,應該在實施中運用上好一堂體育課。
從目標上講,掌握運動技能是體育學科的本業,是主業,教不好、教不會運動技能,體育教學就失去了意義,就變成了一種單純的身體活動,失去了課的價值和地位。因此,運動趣技能不但要教,還要教好。快樂體育的目標其中之一也要實現運動技能的傳授。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