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隨著企事業單位的深化改革,企事業單位需要大批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科技人員。目前,成人教育的現狀已不能適應這種要求,改變這種狀況的途徑之一,是成人教育模式的創新。成人教育模式的創新,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成人教育自身發展的必然。校企結合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眾多教育模式中脫穎而出,成為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的新選擇。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深化,社會對教育培養人才的水平要求越來越高,現行的成人高等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已不適應社會的需求。創新是發展的動力,高校成人教育必須適應新的形勢,改革現有教學模式,努力創新辦學特色,才能持續發展。校企結合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眾多成人教育模式中脫穎而出,成為成人教育模式改革的新選擇。
不可否認,改革開放30年,成人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急需人才,彌補了造成的人才斷層,為促進社會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深入發展,成人高等教育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人高等教育套用普通教育模式,缺乏特色。當前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計劃、教材選用、教學方法、考試評價等諸多方面,照搬普通高校的傾向十分明顯。普通高等教育側重于以基礎教育為主,培養的是學科型人才,而成人高等教育培養的是社會應用型人才,應側重于實用性與專業技能的培養。由于培養人才的定位與規格不同,其具體衡量標準與評價機制也應相應變化。
2.教師隊伍缺乏穩定性,素質偏低。教師是學校的主體,是學校辦學的第一要素。目前,地方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教育,普遍采用兼職教師,所有的教學任務,包括面授、課程設計、教學實習和畢業設計等,都是聘任有關的全日制教師來兼職。這樣,往往容易產生成人教學的教師隊伍不穩定,特別是在普通高校擴招后,許多教師都是超負荷上課,使得成教師資隊伍成為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
3.課程設置時代氣息匱乏、教材建設滯后。教學計劃的核心內容是課程的設置與體系,建立科學的課程結構,是實現教育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環節。然而,成人教育的傳統專業往往呈現課程老化、呆板,缺少靈活性,學生不能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來選課,一是新設專業往往匆匆上馬,抄襲模仿全日制專業或其它院校相同或相近的專業,或拼湊、疊加一些課程,而研究型課程、交叉學科型課程缺乏,體現以人為本、強調個性、適應時代需求的創新型課程偏少。二是教材大多照搬全日制的教材,有些教材往往忽視地域與文化差異,脫離社會、科技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落后于成人的工作實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成人教育要持續發展,就必須突破辦學老路子,作出新選擇,而校企結合辦學就是一條重要的可選之路。
1.有利于改變“重學歷,輕能力”的教育思想。學校與企業合作后,學校和企業可以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充分利用企業的物質資源和智力資源,根據企業需求調整專業結構,優化專業設置,從而改變學校脫離社會需求而熱衷學歷教學的現象;而且可以根據企業需求調整課程設置,改變課程單調、陳舊的問題。企業在職職工,可利用業余時間授課。學員利用雙休日和晚上時間到學校學習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達到規定學時后,由學校對學生進行統一鑒定考核,頒發結業證書。
2.有利于解決成人教育的自我完善與發展。在我國,財政教育撥款一般僅能勉強維持學校的運轉,而對成人教育的投資則更少。成人教育辦學條件的改善和教育變革,則主要取決于它爭取到的外界的支持,尤其是企業界的支持。校企合作后,學校可以利用企業的資金、信息、設備改善教學條件,彌補教學經費的不足。因此,校企結合后,課程的設置可以由校方和相關產業協會及其顧問咨詢組織根據產業需求、就業市場信息和崗位技能要求共同商定。教學內容可以按照專業要求將最新內容充實和編寫到教材中去,或選購針對性較強的教材來解決。
1.引導企業深化對校企合作辦學的認識。在當前形勢下,校企合作是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重要途徑,也是成人教育模式的新選擇。目前,深入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的主要困難,是多數企業缺乏合作辦學的主動性。因此,必須進一步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推動企業深化對合作辦學效用和責任的認識,增強校企合作辦學的積極性和迫切性,自覺加大對職工培訓的力度。同時,學校強化服務意識,創新合作模式,主動營造與企業合作的氛圍和機制,使企業樹立起“投資培訓,必有厚報”的投資辦學理念,使之真正成為成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2.學校應多渠道引進和招聘“雙師型”素質人才,充實師資隊伍,提高教學質量。第一,成人高校要制定優惠政策,從企業或行業的實際工作部門引進一部分高層次、高學歷、具備教師素質,既有專業理論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充實教師隊伍,擔任學科帶頭人;積極從企事業單位內部培訓機構的教師、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中引進一些專業基礎扎實、有豐富實踐經驗或操作技能、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對口人才來校任教。第二,教師結構多元化、社會化。建立兼職教師隊伍,是改善成人高校教師結構,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必要手段。根據學校發展規劃,按照“雙師型”教師的基本標準,面向社會積極引進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教學能力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來做兼職教師;從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聘請教授專家來兼課或兼職;成立有企業專家參加的專業指導委員會。
3.求同存異,融合學校運作機制和企業運作機制。對校企合作整體推進,從系統的觀點通盤考慮、統籌運作,使企業運行與辦學諸要素之間有機結合、相互作用,構成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整體,最優化地實現辦學目標和預期效果。
總之,校企合作的本質就是要尋求成人高等教育自身規律與企業對人才需求之間的矛盾的解決,即培養目標和實踐操作如何定位的問題。學校通過合作教育可以加強人才培養,增強辦學能力,不僅可以從企業得到資金、設備的支援,更重要的是通過與企業合作可以逐步端正辦學思想,找到正確的辦學方向,確立正確的培養目標,明確正確的教改思路、內容和方法,給學校所帶來的利益無法用金錢和實物來衡量的。共同的利益會成為推動校企合作成人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巨大動力。
[2]李紅霞.成人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和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實踐[j].職業時空,2007,(18):28.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