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指審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培養人們感受美、認識美、鑒賞美,正確地分析、看待周圍的事物,增強分辨美丑善惡的能力。”學校實施美育,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認識力的需要,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需要,是培養全面發展一代新人的需要。小學生正處于人生的發展階段,較容易接受各種教育影響,可塑性極強。我們認為學校要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就要抓住小學生這一有利的人生階段,在加強道德教育(德育)和學科教育(智育)的同時要著力實施美育,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多年來,我們學校一直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尤其是全方位開展美育教育,寓美育于德育教育和學科教學及各種教育活動之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學科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最基本的教學工作。寓美育于學科教學中,是教師教書育人教學原則的高度體現。我校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各學科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全方位、多層次,有效地實施美育。如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認識、熱愛、欣賞音樂美,積極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美術教學,讓學生感受、認識色彩美、線條美、圖形美、造型美,學會觀察、捕捉、表現美的事物,積極培養學生對美的創造力。
在長久的課內學習中,學生難免會產生單調、枯燥情緒,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美育活動,符合青少年學生活潑、求異心理,會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投入到這種美育活動之中,因而能夠收到較好的美育效果。活動中我們應切合學校實際,組織學生到學校周邊的大自然中,到社會之中,領略、認識美好的事物,凈化情感,陶冶情操,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如走向大自然,游覽山川、河谷、原野,參觀水電站、電視塔、移動電話基站等,感受、欣賞大自然的美,認識人類改造、征服自然的偉力,增進學生對大自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開展課外美育活動時,我們注意加強指導,做到有計劃、有目的,不能流于形式,流于一般性活動,充分體現美育活動的內在意義。
第二,建立課余美育活動小組。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專長,集中組建課外美育活動小組,培養、發展學生的特長,深化、延伸課內學習,“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在課外美育活動小組的天地里,學生從興趣、愛好出發,投入極大的熱情,自覺地、努力地感受美、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使他們的愛好、專長得到培養、加深和提高,在某一方面獲得更深層次的美感。在豐富多彩的美育小組活動中,學生用自己的雙手、心靈去感受、去欣賞、去創造一片片美的世界,使學生在思想情感的深處受到了美的熏陶,從而獲得美的深層次體驗、認識。
學生大多數時間生活在學校里,校園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浸入學生心靈的美育。我校全體教職工深刻認識到作為求學求知場所的學校,校園環境應當追求潔凈、井然、寧靜、典雅的格調,能夠顯示一種校園文化氛圍從而對學生良好的影響和熏陶,學校自建校以來,十分重視校園環境建設的美化,充分發揮其潛在的美育功能。
通過教育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學校美育是整個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凈化學生情感,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美好的靈魂,建立學生絢麗多彩的精神世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美育,肩負著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塑造完美人格的重任。在社會經濟日益繁榮、文明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美育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應關心學生的成長,著力實施美育,要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形成合力,使美育產生良好的效果,從而把青少年一代培養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