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留了作文,學生硬著頭皮去應付,結果文章大多缺少真情和創意。我常想:任何一項技能都要通過反復實踐,才能變成熟練技巧,學生的寫作基本功也要從多讀、多寫方面來加強練習。正如現代作家巴金先生所說:“只有寫,你才會寫。”十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除了兩個星期寫一篇大作文外,札記寫作是幫助學生打好寫作基本功的有力補充。
人教版七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運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寫一段話。人教版八上《蘆花蕩》——課文中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如“月明風清的夜晚……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來,仔細體味,再仿寫幾句。寫寫你家鄉的景物。人教版九上《星星變奏曲》——試仿照這首詩的“如果……如果……”或“誰不愿意……誰不愿意……”的句式寫幾句詩,表達一種企盼。
人教版七上《春》——仿用借景抒情的寫法和恰當運用修辭手法,以《秋》為題,寫一篇短文。人教版七上《濟南的冬天》——在小組或班上向大家說說你家鄉的冬天是什么樣子,再借鑒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不限。人教版七下《音樂巨人貝多芬》——注意描寫貝多芬穿著和外貌特征的語句,模仿這種寫法,用幾句話描寫你最熟悉的一個同學的外貌。與同學進行交流,看誰寫得最傳神。學習人教版九上《楊修之死》一文,學習運用“插敘”寫法,寫一篇文章。
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課》——試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中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人教版八上《石壕吏》——把《石壕吏》改寫成一篇記敘文或一幕短劇。人教版九上《我的叔叔于勒》——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現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試寫成二百字左右的短文。人教版九上《智取生辰綱》——這篇課文是從楊志等人的角度來敘述故事的,課文標題卻是“智取生辰綱”,試從晁蓋等人的視角來改寫這個故事。
人教版七上《我的信念》——課文中有些話可以視為格言警句,選一些抄在筆記本上,寫上一點體會更好。人教版九上《短文兩篇》——把《談讀書》(作者培根)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來,并選出你最喜歡的一條作為論點,試著給它配上幾個論據,寫成一篇議論文。人教版九上《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把課文的最后一段抄在本子上,并選取這段中的某一觀點,舉出生活中的一兩個事例來證明它。
人教版七上《羚羊木雕》“讀一讀,寫一寫”中有六個詞語:“抹”“攥”“逮”“怦怦”“樹杈”“寒戰”,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這些詞語寫一段線.寫頒獎詞
學習人教版八上楊絳的《老王》,假如老王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請為老王寫一則頒獎詞,不超過80字。
學完人教版七上《羚羊木雕》一文后,我指導學生組織了“重義方”和“重財方”的辯論活動。學習人教版九上“好讀書讀好書”綜合性學習活動,我指導學生組織開展了“學偉人刻苦攻讀,習名人立志成才”的語文活動。
學習人教版七下《鄧稼先》,讓學生從圖書館查找、從網絡上檢索關于鄧稼先等我國“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資料,分別為他們寫小傳,然后全班出一期題為“星光閃耀”的墻報。
人教版七上《在山的那邊》——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提示:這個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可以是寧靜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開朗的,也可以是陰郁的……人教版八下《海燕》——請你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時會有什么想法,它對海鷗、海鴨、企鵝會說些什么,試以“海燕的宣言”為題目寫一段話,充分表現出海燕的心理活動。人教版八上《阿長與〈山海經〉》——讀完本文,阿長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以“阿長,我想對您說”為題目,寫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人教版七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朗讀課文,復述故事情節,說說你從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人教版七下《孫權勸學》——仔細閱讀課文,想一想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人教版七下《斑羚飛渡》——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試給狩獵隊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人教版八上《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以給雨果寫一封信的形式,談談你讀了本文后的感想。
人教版九上《陳涉世家》——就“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引導學生搜集積累有關“樹立遠大理想”的名言和典型事例。人教版《出師表》——由諸葛亮的忠誠引導學生搜集有關“忠誠、守信”的名言、故事。人教版七上《看云識天氣》——民間流傳著許多關于天氣的諺語,請在課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閱資料或向有經驗的長輩請教),分類積累,形成“諺語專題積累”。
人教版七下《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聞一多先生的事跡很多,試為本文補充一兩個事例。人教版八上《蘆花蕩》——課文中有一段精彩地描寫了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而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請找出這段話并細細體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頭子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人教版九上《范進中舉》——賞析“對比手法在本文中運用的妙處”,通過舉例分析,體會對比寫法對表現中心的重要作用。人教版九上《故鄉》——賞析在本篇小說中省略號的表達效果,深刻體會少年閏土伶俐可愛,心中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而對于中年閏土,通過體味省略號的作用,體會他欲言又止的話語,學生更深切認識到中年閏土的麻木遲鈍,像個木偶人,在寫作過程中,體會省略號在文章中表情達意的特殊功能。
人教版八上《蠟燭》——文章中的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活動都是通過她的動作表現出來的。試揣摩文章倒數第四段,設想一下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并用一二百字寫下來。
人教版八下《喂——出來》——展開想象,從小說結尾續寫下去,一二百字。續寫人教版七下《丑小鴨》。續寫人教版七上《皇帝的新裝》。續寫人教版七下《最后一課》。
河大版七下《雨的四季》——課文脈絡十分清楚,請仿照課文的結構,以“________的四季”為題(在橫線處填上恰當的詞語),寫一份作文提綱。在寫作教學中讓學生形成“寫作文提綱”的習慣,成文前先列出簡明結構提綱,有利于學生準確快速立意,理清寫作思路,有利于抓住寫作重點,結構完整地行文。
河大版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選擇你感興趣的一幅浮雕,為它寫一段解說詞。人教版八上酈道元的《三峽》——假如你是三峽旅游區的導游,請你為前來三峽觀光的游客作導游,你會怎樣解說。
擴寫《桃花源記》第二、三段。擴寫人教版七下《共工怒觸不周山》。擴寫人教版七下《狼》。擴寫人教版七下《夸父逐日》。
生活內容廣博,大自然景物的千變萬化,家庭生活的喜怒哀樂,校園生活的緊張充實、煩惱困惑,國際國內時政熱點以及在社會上的見聞感受,都為學生札記寫作提供了鮮活的素材。我經常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或者參與、體會學校活動、班級活動,指導他們放眼大自然、家庭、社會、學校生活,讓學生懂得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經過藝術又高于生活,這些道理明白了,學生就會自覺關注現實生活。
親身經歷的事情,寫出來才更有真情實感。有一學生作文時寫了親身經歷,兩次設懸。第一次設懸:“也沒聽阿姨打招呼,她就調轉車頭,進了一個胡同。”致使“我的心一下子繃緊了”,釋懸:“原來聰明的阿姨對各個路段都很熟悉,為了不讓我遲到,她選了一條好走、車又少的近路,只是我以前沒走過這條路而已。”第二次設懸:結賬的時候,“我”因沒找到一分錢而難堪、緊張,“以為她一定會很生氣”,結果阿姨和藹地說:“沒事,下次遇到我再給也行啊,先去上課吧。”兩次設懸、釋懸,就把蹬三輪阿姨的善良、愛心、為“我”著想的思想性格鮮明地表達了出來。
多年來,我一直堅持組織學生板書“每日名言”和每天1分鐘演講活動。這兩個小活動確保學生在堅持積累、閱讀、寫作、演講方面始終興致盎然。
做法:按學號輪,語文課代表提前一周布置,每周布置五名同學,前一天的下午再提醒一次,要求把你喜歡的兩條名言分別板書到黑板兩側,豎著寫,每天早晨大家一到教室,第一件事是把今日名言抄到札記本上,用時不過3分鐘,天長日久學生習慣了,樂于積累、勤于積累了。每天上課開始,師生問好后,全體同學起立一起念完“今日名言”后坐下。接著做第二件事,就是請第某號(學號)同學為大家演講,時間1分鐘,內容自定,可以是摘抄來的,也可以是自己寫的。站到前面,面向大家,大大方方,必須脫稿。由于是提前一周布置的,學生可以利用雙休日選材料,練演講,都為自己在那一特定時刻的精彩展示而努力奮斗著,所以常常會出現令人感動、震顫的演講效果。對講者來說,是勤于積累、勤于寫作的成果展示,更是口才和心理素質的鍛煉,這一歷練過程會促進學生更認真更投入準備演講,他們更期待下一次的精彩表現。“每日名言”“每日演講”這兩個小活動,占時不長,作用很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非常可貴,引導學生不斷在閱讀中去篩選、去積累、去演講、去寫作,在這一快樂而有意義的語文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素養。
布置寫札記的教師不少,但持之以恒并卓有成效的卻不多。據調查,問題出在教師沒能認真收閱并及時講評上。這兩個步驟很重要。我要求學生每天寫札記,每天早上一到校收上來,當天批閱,保證第二天課上講評,從中挑選兩三篇好的作品留作講評用,主要是從札記中梳理寫作規律和表達技巧。在札記講評上我用的辦法最多的是朗讀,并隨機作出我的點評,以表揚引導為主,力求每次講評都是一次效果明顯的提高,在肯定全班學生及時寫、按時交札記的同時,也為全班同學進行榜樣示范,激勵全體學生寫札記的興趣。另外,我要求學生寫札記自己可以靈活掌握、不拘一格,如果時間緊了,可以摘抄10個成語或5句名言,時間寬裕了,可以寫篇習作。時間靈活,內容靈活,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養成每天積累、每天寫作的習慣。時間長了,就把寫札記當作每天必做的事情來做了,否則,就覺得像失去了什么似的。特別是后進生更要引導鼓勵,他不會寫什么的時候,就積累摘抄10個成語,那講評課前,就讓他把積累的10個成語寫在黑板上,上課時,為大家朗讀并解釋10個成語的意思,這樣做,既顯得教師眼里有學生,尊重學生,又促使他養成課前認真準確把握成語的字音、詞義的責任意識,保護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根據學生的表現,我還會增加難度,讓后進生朗讀、解釋成語后,隨機抽取幾個成語現場說一段語句通順、語意連貫的話,提高他們語言的應用能力。這種做法,促使學生興致倍增,有力地促進了精心寫札記的積極性。
從多年實踐來看,寫札記因題材、題目、字數自定,內容靈活,寫作時間靈活,給學生抒寫真情實感以自由空間,沒有壓力,不拘一格,久而久之,學生的文筆漸漸成熟。因為要寫,學生就主動去課內外書籍中汲取營養,寫促進了讀,讀又豐富了寫,相得益彰,寫札記已經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吃飯、走路那樣平常。札記似活水,那一篇篇充滿真情、洋溢青春風采的札記豐富了課堂教學資源,增強了教學的針對性,為語文課堂注入了生機活力。札記又好似架在師生之間的一座橋,師生在這里盡情徜徉,彼此加深了理解,增進了情誼,更有效促進了學生在讀書寫作方面始終保持較高的積極性,學生們在充實快樂的札記寫作中逐漸打下扎實的寫作基本功。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