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創造一個好的問題情境是成功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和基礎,巧妙的引言,生動的開頭既能吸引學生,使之全神貫注,又能啟迪思維,使之興趣盎然,積極參與,而且能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意境。從筆者實踐的體會來看,問題情境既要源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又要有數學價值,體現一定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同時創設問題情境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還需參照學生的社會環境特征,思維活動水平和數學教學的條件。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第三學段(7~9年級)的教學應結合具體的數學內容采用“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數學問題的提出及規律的發現離不開實際問題背景,研究、學習數學最終是為了應用。在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越來越值得考究,但實際上結果常不盡人意。比如,有些問題過于簡單,創設情境流于形式,激發不了學生的興趣;或者幾個情景停留在同一知識水平,沒有形成思維遞進的層次,課堂活動平淡無奇。那么課堂上“問題情境”的創設應注意些什么?結合本人的做法,談幾點體會。
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在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已非常貼近生活,如果教師在備課時,有意識地把知識與相關聯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從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生活現象入手,介紹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就會使學生濃厚興趣,而且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例如,“函數”是個抽象而有重要的概念,教學時,我首先從太陽底下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影子入手,說明一一對應關系,再出示兩個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例揭示問題中的兩個變量的對應關系,并說明x的變化,會引起y的變化,最后順理成章引出“函數”概念,學生就能理解“函數”概念的實質。
問題情境的設置須具備數學價值,可以讓學生親自體驗數學的思維過程,有利于認識數學概念是如何被提出,發現,抽象和概括的,有利于認識知識的來龍去脈,有利于建構知識結構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另一方面要能設計蘊涵數學思想方法的問題情境,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反復強化及時總結,用數學思想方法武裝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的主人。
在上“代數式”一課時,引入如下一段:通常表示鞋子大小的單位是厘米,但民間也有用“碼”來表示的習慣;“碼”與厘米之間有如下關系:厘米數的兩倍與10的差即為“碼”數;如果用x表示厘米數,那么這鞋的碼數是多少?你知道自己腳上的鞋是多少碼?
利用生活中的小常識引入一個很有數學價值的問題情境,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使學生初步感受到代數式,求代數式的值及其實際意義,同時滲透了其中蘊涵的有關轉化等數學思想方法。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中學生思維能力迅速發展,邏輯思維逐步形成,學習動機逐漸由興趣型向信念型過渡,但初中階段還是以興趣為主要特征。因此,初中階段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應考慮教學的新穎性,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設置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景,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發現熱情。
教學“數軸”時,展示不同讀數的溫度計,先讓學生讀出各個溫度計的讀數后,提問:你們能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有理數嗎?利用學生熟悉的溫度計作比較,既有可比性,又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征。又如教學“一定能摸到紅球嗎?”時設置了幾組游戲——擲硬幣、轉動轉盤、摸球等,采用游戲場景的設置,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體現課程改革的精神。
由于不同的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不盡相同,所具備的數學知識背景與數學活動經驗也各異。例如城里學生有其優勢的東西,而農村學生也有其自身的特點。我們教學中要關注所在地區的社會環境,所教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并考慮當地學校數學教學條件,創設適合學生發展,有利于學生思維訓練并切合實際的問題情境,搞好數學教學。
教學“平行”一節時,課本是通過滑雪引入的,我是引導學生回憶上體育課時的情景:高低桿,雙桿,100m跑道等,然后利用投影儀展示相關圖片,并提出問題,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導入本節新課。
“人文精神”體現在人能否正確對待自我、他人、社會和自然。學生能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學會與人合作共事,對群體和社會有責任感,這也是新課程的最終目標。例如,一個人如果在刷牙時不關水龍頭,那么刷一次牙浪費7杯水,請你計算你們班級一天會浪費多少水?全校的同學一天浪費多少水?全國一天浪費多少水?創設結合自然,科技等學科,收集我國人口、環境、資源、科技發展等有關數據的教學情境,既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新的課程環境可以保證課程標準更高質量的實現,創設和營造豐富的學習環境是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對自己已有教學行為方式的一種挑戰。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中一個成功巧妙的問題情境的引入,往往能在學生中激起感情的漣漪或思考的興趣。所以說聯系實際,創設有價值,符合學生發展的問題情境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方式。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