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在新課標的倡導下,培養學生化學閱讀能力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化學閱讀能力是指學生通過閱讀化學資料,獲取化學知識,并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科學知識和技術的迅速進步,決定了未來人不僅要有扎實寬厚的基礎知識功底,更需要他們有較強的自學功底從事終身學習,以便隨時調整自己來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瘜W閱讀能力是指學生通過閱讀化學資料,獲取化學知識,并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由于現代傳媒技術的迅速發展,增強了學生對圖像、聲音等的感知,弱化了對文字信息的感知,使很多學生閱讀思維障礙。本文就預習、學習、復習三個環節談談自己在培養和提高學生化學閱讀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閱讀是自學的主要形式,自學能力的核心是閱讀能力,因此,教會學生學習的重點就是教會學生閱讀,培養其閱讀能力。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課前閱讀的指導,使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首先,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也是創造力發展的必要條件。通過列舉一些故事從而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在心理上對要閱讀的課文產生興趣,并形成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有了興趣,在課前就會積極主動地閱讀課文。
其次,要循序漸進,不斷地提高閱讀要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措施,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逐步要求學生通過歸納文章中的重點、難點,從而自己提煉出閱讀提綱。
再次,閱讀題材的選擇,必須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題材必須有一定的內涵,但又不能過于深奧,引導不當就容易落入訓練記憶力而不是閱讀能力的境地。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提高學生閱讀水平的關鍵一環。新課改課堂教學中,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要重視文字敘述,但更要重視表格、插圖?;瘜W課本上的圖表絕大多數是實驗裝置圖和實驗操作圖,是化學實驗最簡單的語言,最真實的寫照。不少同學在閱讀化學課本時對課本中的表格、插圖就不太重視。而實際上,化學課本中的表格卻十分重要,它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數據、材料,而這些數據、材料往往是說明化學概念、原理的重要依據?;瘜W課本中的插圖則由于簡單明了,突出重點,比起實物來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從而更能使人容易理解所學的化學知識。
?。?)要重視普遍性,但更要重視特殊性。在課堂閱讀指導中,教師應該重視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事物的規律,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再根據學生的思維進程確定是否要引起注意或進行討論。閱讀后,必須給學生以閱讀結果的表達機會。一方面教師可獲取反饋信息,掌握學生的能力培養動向,另一方面學生也獲得對自身閱讀活動是否高效、還須做何種調整的心理發展機會。
(3)要重視結果,但更要重視過程。許多學生在閱讀化學教材時,十分重視結果而忽視過程。主要表現在對化學概念、化學原理能熟記,但對化學概念、化學原理的引出過程、推導過程不清楚;對化學實驗的結果能牢記,但對化學實驗的操作過程及操作原理記不清楚等。所以,我們教師在閱讀指導中,必須要求學生十分重視對化學過程的正確理解,看書不僅要知道結果,更重要的是要知道過程。
課后復習是課堂閱讀的延伸,它是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科學知識和技術的迅速進步,決定了未來人不僅要有扎實寬厚的基礎知識功底,更需要他們有較強的自學功底從事終身學習,以便隨時調整自己來適應社會發展的變化。教會學生課后閱讀,培養其閱讀能力。那么我們的化學教育就應重視化學閱讀,培養學生以閱讀能力為核心的獨立獲取化學知識的能力,使他們獲得終身學習的本領,這才符合現代教育思想。一般情況下,應先讓學生獨立完成課本上的習題,然后再利用有關課外閱讀材料及信息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以上三種閱讀是相輔相成的,三種閱讀的理解水平逐一提高,其基本過程是從粗讀到細讀。也就是說,首先要粗讀,掌握梗概,對新課內容有個初步的認識;然后細讀,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實現對課文的理解;最后精讀,通過知識整理,找出規律,使知識系統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對知識的掌握,才能促進學生化學閱讀能力不斷的提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