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當今復雜、變化迅速的社會環境對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本文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指導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改革思想政治課、將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宿舍和公寓、在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引進年輕的輔導員、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機等。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科學技術更新加快,國際形勢風云變換,經濟全球化深入。這一系列社會大環境的變化使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許多問題和不足,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黨和也一直非常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許多努力。2004 年 8 月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下簡稱《意見》),對高校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主要任務、有效途徑等問題都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和指導,意義深遠。2005年1月,“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提出了“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全新理念,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先導。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就是針對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在遵循《意見》的指導精神下,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措施的幾點思考。
“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大學生的實際相結合 , 解決大學生面臨的實際問題 , 這既是我們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根本要求 , 也是我們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途徑。”[1]
近年,我國大學實行擴招,貧困大學生的數量也急劇上升,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群體。為了讓這些貧困生也能順利、優秀的完成學業,我國許多高校都設立了獎、勤、貸、減、補、助的幫困助學體系。但是,在對貧困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關注較少,使得貧困生在心里和行為等各方面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如他們的思想一般比較極端,不能理智的對待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性格孤僻、自卑等,這些缺點都直接影響到了他們在大學里的生活與學習,也影響了他們在就業時的綜合競爭力。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繼續加強對貧困生的資助工作,建立健全貧困生保障機制,制定相應的經濟扶助和保障政策 。另外,應加強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們能夠擺脫貧困的心理陰影,和同學打成一片,感受集體的溫暖與美好。
據統計,我國2009年應屆畢業生將達到610萬,再加上往屆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預計將有700多萬的大學生進入到就業大潮中;據中國社會調查所日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石家莊、鄭州、成都、沈陽、武漢、廈門、哈爾濱、西安等地抽取1000位應屆大學生進行調查,整體就業率為35.6%。那么,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高校應如何提高自己學生的競爭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之所以從大一就開設這幾門課程,是因為大部分大一新生都容易放松自己的學習,認為高中三年辛辛苦苦的拼命學習,如今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終于可以松口氣了。于是這一放松就忍不住放松到了大二,大學時光已悄然過半。有些學生甚至再也養不成刻苦的學習習慣,縱有考研等好想法,也沒有勇氣去追求。所以,我建議從大一新生入學開始,就對他們進行就業和創業教育,使他們認清如今的就業形勢,化壓力為動力,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并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為四年后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或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創業教育和領導才能開發課更能激發學生的個人發展才能,開發他們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以往許多高校的學生畢業實習流于形式,如某綜合性大學的教育專業學生到某高中去實習,實習時間為兩個月,實習目標明確規定每個學生必須聽十五節課并些出聽課經歷及感受,親自講八次課,并寫出教案。可實際的實習生活中,學生能聽上八節課,講上五節課就算不錯的了。但該高校仍然會讓他們的學生順利通過實習這一必修課的。由此可見,該校的這次實習并沒有真正完成鍛煉學生的教學能力的目標。所以,要想使學生以后走到工作崗位上能有過硬的基本功,學校實習這一環節絕不能放松。
“成立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 開設就業指導課, 加強就業信息網絡建設, 拓展就業渠道, 開展創業活動和職業生涯設計。同時, 健全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和就業信息服務系統, 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服務。”[2]
大學生群體具有同質性、認同性、動蕩性、脆弱性等特征。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現出來,心理失衡、心理壓力、心理危機等情況時有表現。獨生子女增多,孤僻、封閉、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越來越多。“存在著自主性與依賴性共存、自豪感和自卑感互見、孤獨感和懷舊感交織、進取與挫折碰撞、情感封閉與交往需要悖反的心理矛盾,這些對學生身心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也直接影響著思政工作的效果。因此必須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3]
通過心理教育課堂使大學生系統的掌握基礎的心理學知識,勒戒自身心理發展變化的規律與特點,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覺調節情緒。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都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在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心理咨詢室可充分利用其優勢多對同學進行些心理調查和心理測試,并舉辦心理講座等活動,及時發現并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更好的為同學服務。
樹立道德榜樣,運用生動事例來教育人、影響人,能夠弘揚正確的價值取向,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榜樣來自三個層次:社會、老師和學生。首先社會精英的榜樣作用巨大。如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是當今許多大學生的偶像和目標,他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意識與百折不撓的品質,他敏銳與超前的眼光更是讓學生們敬佩。另外高校中專業知識深厚、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榜樣對學生也有重要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發揮著主導作用,若是教育者本身具有很高的素質,那么對于學生就是無聲的命令,所謂言傳身教的意義也許就在于此。最后是優秀學生的榜樣作用。高校要充分發揮學生、預備和入黨積極分子的模范帶頭作用,在生活和學習上關心幫助同學,使同學感受到黨的溫暖,對黨的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共鳴。
思想政治課堂是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因此若能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深入正確的改革,定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產生積極作用。我校就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將思想政治理論課解剖成一個個的專題講座,講座涵蓋了政治、哲學、歷史、經濟、心理、文學、生物化學等知識內容,講師則是在上述領域中取得了突出成績的教授或社會精英。通過幾年的實踐摸索,這一改革受到了大學生們的一致歡迎,因為它既一改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枯燥乏味,將其變得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學生通過一系列精彩的講座既掌握了科學知識,又感受到了各個大師的人格魅力,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學生宿舍和公寓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因此宿舍文化和思想狀況的影響很大。經常出現整個宿舍的同學一起考研成功的例子,那么他們的宿舍文化和思想一定是積極向上的。而目前許多宿舍的生活是很頹廢的,有電腦的同學更甚。女生把宿舍當電影院,男生把宿舍當游戲廳的現象很普遍。許多大學生晚上熬夜,白天睡覺,甚至有同學翹課只為了享受宿舍的清閑。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公寓,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身建設。鼓勵學生參與公寓樓的管理,服務和精神文明建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薄弱環節。
年輕的輔導員一般都出生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他們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明顯的優勢。如他們的工作平臺很多:手機短信, qq, e-mail等,可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再如工作風格活潑,他們充滿朝氣和熱情,容易被學生接受和信任,他們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班會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思想教育。年輕輔導員剛從高校畢業,比較清楚大學生在每個階段的思想問題及需要的指導,在開展思想教育時,他們更注重個性化,和學生成長的不同時期相契合,和不同學生的發展方向相適應。
以上就是我對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措施的思考,但愿這些具體措施能為我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揮一點作用。
[1]曹愛琴, 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論基礎——學習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論述[j].思想研究,2005(5)
[2]李旭炎,李克敏,初明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機制構建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