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行目的就是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以幫助企業完成既定經營目標,主要就是利用預算,來合理的分配、考核以及控制企業內部各部門以及各單位的財務、非財務資源。企業財務預算就是緊緊圍繞企業戰略目標,并在企業預測和決策的基礎上,具體的對企業一定時期內的資金分配進行安排。其中包括企業資金的投放和取得、財務收入和支出,還有經營成果的分配等。
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的內容包括有三個部分:一是經營預算;二是財務預算;三是專門預算。其中經營預算是指企業日常經營中所進行的實質性經營所進行的預算,其中主要包括有產品銷售預算、直接材料預算、銷售和管理費用預算、直接人工預算、預算、期末產品存貨預算以及制造費用預算等;財務預算就是指對企業現金收支、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等相關內容所進行的預算,其中主要包括有:預計損益表、現金預算以及預計資產負債表;專門預算所涉及通常為長期投資,就是對企業非正常經營之外的活動進行預算,一般都是一次性預算,比如說有:資金籌集預算、技術更新改造預算、固定資產購置預算以及對外投資預算等。
企業進行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把企業的短期經營策略、長期戰略規劃和企業的長期發展方向有計劃、有步驟的結合在一起,有利于落實企業戰略目標;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全面落實經營目標和經營責任,有利于加強企業經濟活動控制;企業通過全面預算,用科學的方法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確定所需的資源,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全面預算有利于企業對各個經濟單位經營業績進行考核和評價,同時也有利于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和溝通。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全面預算管理的形式才在我國應用并發展,就目前我國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在現今一些企業中,雖然企業中的高層領導和管理人員非常重視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實行,但是企業里的員工卻一直是被動的接受預算管理的實施,根本不能把全面預算管理和企業的業務管理、組織結構以及戰略發展進行一定的聯系,甚至還有一些員工只是片面的把預算管理認為只是財務部門的事,因此在進行全面預算管理的時候主動性不高,導致運營效率得不到提高,其主要原因就是對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涵和重要性認識不夠。
企業進行預算管理,一定要提前進行,比如如果是進行下一年的預算,那么通常都會在上一年的第四季度開始進行,到下一年年初的時候就要直接下發,并進行執行。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有一部分企業都是在年初就的時候,才對這一年的預算進行編制,最終審定后已經到了三四月份,啟動較晚,從而導致預算在一年中的前三四個月工作沒有發揮指導作用,同時降低了對企業的約束力,那么對企業的內部控制也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目前,一些企業仍沿用傳統的增量預算編制方法,就是對預算期中的各種變動因素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其分析結果,在上期預算執行結果實際數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來對預算進行編制。如果企業一直采用的都是這種傳統的預算方法,并且長期不對成本費用進行相應的修訂,那么也就把預算管理的矛盾遮蓋了起來,對預算目標的精度會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不利于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控制。
現今,還有一些企業預算管理內容只對損益性財務預算進行了涉及,并沒有足夠的重視資產負債表、相關資本性支出預算以及現今流量預算等的編制,其內容所具有的不完善性,導致企業經營的各個階段不能有機聯系起來,導致對整體資源合理安排和規劃的缺乏,影響企業長期規劃發展。
還有一些企業在預算過程中,對注重的就是總預算,對于之中各責任的分解數據不重視,從而對后期的分別監控產生了影響。在加上企業的落后的預算管理手段,混亂的預算執行流程、不完善的管理制度,還有落后的管理措施,都將會嚴重影響預算管理的效果。有的企業在進行預算分析的時候,沒有其他部門人員參與,只是對各部門的財務數據進行了對比,這樣也就不能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影響預算方案的有效性。
企業在進行預算考核的時候,就要具體的落實到責任部門,以讓費用產生的部門產生自覺控制的意識,但目前一些企業的預算考核力度不夠,部門總體支出超標的現象依然存在,薪酬激勵制度也與預算考核的目標不匹配,影響了預算的約束及激勵的作用發揮。
企業全面預算不僅是管理辦法,還是一種對企業全面控制的機制,因此他不但是財務部分的事情,而是企業全部員工的事情。在企業內部,要讓與員工上下充分認識到實施全面預算的重要性,領導高度重視,并主動參與,鼓勵全員參與到全面預算的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工作機制的學習中去,這樣不但可以企業上下的思想進行統一,還可以創造出一個企業各部門密切合作的內部環境,非常有利于實現全面預算的預期效果。 (二)注重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全面預算具有一定的系統性、科學性,因此對管理員的技術和素質進行高標準要求,其中全面預算的管理人員包括財務、供銷、人力資源、技術、發展規劃等各個部門,他們的技術和素質影響到全面預算的實施過程和效果。
建立和健全全面預算的組織管理體系,是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基礎和保障。預算管理體系的的設置要合理,包括取股東大會、預算管理委員、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申報部門。股東大會是預算的審批機構;預算管理委員會,可以由企業的總經理直接進行領導,然后由企業的各部門負責人任組成成員,并擁有預算管理過程中的最高決策權。其主要任務就是要依照企業的實際戰略要求對的預算方案進行審查,并在預算方案的編制、執行、調整以及考核中具有協調作用;預算管理辦公室,其組成人員為專制預算管理人員,屬于是預算管理委員會的辦事機構;還有預算申報部門,這一部門可以就是各職能部門,其主要任務就是要真實、嚴謹的提供對編制依據進行提供,并確保編制預算的真實性、合理性、完整性、經濟型以及合法性。
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模式的選擇,要根據企業的特點及企業的戰略基礎,其中預算管理模式核心總共有四種,分別是資本預算、成本預算、現金流量以及銷售預算,核心不同,其模式也不同。一般情況下,如果企業處于市場進入期,則應選擇以資本運算為核心的預算管理模式,處于市場成長期則要選擇以銷售預算為核心的預算管理模式,處于市場成熟期其預算管理模式核心應該選擇為成本運算,如果是處于市場衰退期,那么其預算管理模式核型應該選擇現金流量。
全面預算指標的執行情況,主要就是通過考核得知的,因此要根據企業全面預算的目標,對全面預算的考核機制進行完善,以促進責、權和利緊密結合的預算考核機制的形成。
企業內部充分認識到實施全面預算的重要性,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管理隊伍,對全面預算的組織管理體系進行建立等都是企業解決全面預算中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對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戰略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如本文内容无法直接解决您的问题,可以联系在线人员,有针对性的解决您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