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擴大,及沿線各國因政治歷史變遷、經濟水平、市場化程度等差異較大而造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風險較高的現實,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會計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東盟和南亞是我國企業投融資及貿易往來的主要區域,企業選擇會計服務供應商時會重點考慮其品牌聲譽、服務質量、雙方交往經歷等因素,企業還需要現有審計和非審計服務之外的其他創新服務。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應加強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等非審計業務拓展,關注中國企業“一帶一路”沿線投融資和貿易過程中的風險評估,積極開展“走出去”企業新服務需求的調研,努力開拓東盟之外的沿線區域和國家會計服務市場,重視現有客戶關系的維護防止客戶流失,持續提高勝任能力、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品牌、維護聲譽,以滿足企業對高質量創新服務的需求。
【關鍵詞】“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會計服務需求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8年來,中國與沿線東道國的經貿往來不斷發展,對外貿易不斷增長。2019年前11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1.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8%,是全國外貿增速的兩倍,有效對沖了全球不穩定因素,拉動了沿線國家經濟增長[1]。2013—2018年中國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額約900億美元,年均增長5.2%;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6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1.9%[2]。
會計師職稱論文: 會計信息化下的數據資產化現狀及完善路徑
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也要求為之提供專業會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到位、高效的國際化服務[3]。同時,投資項目多數涉及沿線東道國關鍵領域[4],投入大、周期長,且沿線國家大多處于全球地緣政治中心和東西方多種文明聚集地,不同宗教和種族沖突頻發,各國政治歷史變遷、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文化多樣性等差異較大,給企業帶來政治、經濟、法律、環境、文化等方面的風險較高[5],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會計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調查研究“走出去”企業就會計服務的新需求對會計師事務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有效服務中國企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本文基于會計服務需求角度,在對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我國企業就會計服務的需求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為注冊會計師行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滿足“走出去”企業對會計服務的需求提出建議,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主動服務企業“走出去”提供指導。
一、問卷的設計、發放和回收
為了解我國“走出去”企業的基本情況及其對會計服務的需求狀況,本課題組將我國企業分為已經“走出去”和目前還沒有但有意愿“走出去”兩類,分別從我國企業的基本特征,在沿線國家投融資和貿易的地域及國別,投融資額、貿易額及其占年末投融資和貿易總額的百分比,需要的會計服務種類、需求程度、滿意程度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面設計了25個問題。由于研究我國會計服務需求問題的專業性較強,被調查對象是了解會計服務的企業財務會計人員及相關管理人員,以保證調查結果的適用性。
本問卷調查是封閉式調查,采用定向發放與接收電子郵件的方式,以已經“走出去”和目前還沒有但有意愿“走出去”沿線國家的企業為主[6],收回268份問卷,回收率85%,有效問卷228份。其中已經“走出去”和有意愿“走出去”沿線國家的企業分別為116家和112家。
二、我國企業會計服務需求的調查分析
(一)已經“走出去”沿線國家投融資和貿易的企業對會計服務需求的調查分析
1.已經“走出去”企業的特征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已經“走出去”企業的組織形式為有限責任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占比分別是58%和42%,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和民營企業的占比分別是53%、29%、18%。在這些企業中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占比分別是35%和65%。其中制造業企業占比24%,電力、熱力、燃氣、水生產及供應企業和金融企業的占比分別是15%和12%,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和建筑業的占比分別是6%、8%和6%,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及租賃和商務服務企業的占比分別是8%及6%。近三成已經“走出去”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設置了董事會和經理機構,近兩成企業設置了黨委、股東(大)會、監事會。
超兩成企業2016—2018年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000萬元~5000000萬元和1000萬元~50000萬元之間,近兩成企業在100000萬元~500000萬元和500000萬元~1000000萬元之間;近四成企業2016—2018年資產總額在1000萬元~50000萬元和1000000萬元~5000000萬元之間,近兩成企業在500000萬元~1000000萬元之間。表明大多數已到沿線國家投融資和貿易往來的企業為非上市公司,且主要是大規模的有限責任、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有獨資企業。
2.已“走出去”沿線國家投資的企業會計服務需求
(1)企業投資的沿線區域和國家根據問卷調查統計,企業目前主要在東盟、西亞和南亞這三個區域的沿線國家投資,占比分別是86%、7%和7%,且僅在西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南亞的阿聯酋和巴林投資占比均為3%,東盟十國主要在老撾和緬甸投資,占比分別為32%和25%,表明目前除了東盟、西亞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及南亞的阿聯酋和巴林之外,其他沿線國家還少有中國企業去投資,東盟是中國企業投資的主要區域。
(2)2016—2018年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額及其占年末投資總額百分比已經“走出去”沿線國家投資的企業2016—2018年的投資額及占年末投資總額百分比。已經“走出去”沿線國家投資的企業2016—2018年的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下(含1000萬元)、10000萬元以上~50000萬元及50000萬元以上的占比主要在20%~40%之間。其中投資額在1000萬元以下的企業2016—2018年的投資占比呈遞減的趨勢,投資額在10000萬元~50000萬元之間的投資占比集中在20%~30%之間,50000萬元以上投資額在2016— 2018年則呈遞增趨勢。2016—2018年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額占年末投資總額在0%~5%之間為四到六成,15%以上企業僅占一到兩成,顯然企業2016—2018年對沿線國家投資額占年末投資總額百分比在0%~5%區間內呈遞減趨勢,在15%以上的占比則遞增,這表明企業對沿線國家的投資額及其占年末投資總額百分比都呈遞增的趨勢。
(3)企業在沿線國家投資中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服務的需求程度根據問卷調查統計,所有企業在沿線國家投資過程中都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專業服務,表明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投資過程中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服務的需求量較大。
(4)企業在沿線國家投資時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會計服務的種類已經在沿線國家投資的所有企業都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財務報告審計服務,76%的企業需要稅務咨詢服務,59%的企業需要會計師事務所盡職調查和納稅申報服務,40%至50%的企業需要財務會計制度設計、內部控制審計、外匯管理及匯率管理咨詢、財務管理咨詢、內部控制咨詢和設計投資并購交易框架服務,35%的企業需要IPO咨詢和外派人員薪酬稅務籌劃及發放服務。以上表明已在沿線國家投資的企業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服務種類首先是財務報告審計、稅務咨詢、納稅申報、盡職調查,其次是內部控制審計、財務會計制度設計、內部控制咨詢、財務管理咨詢、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和設計投資并購交易架構服務。
3.已“走出去”沿線國家融資的企業會計服務需求
(1)企業融資的沿線區域和國家根據問卷調查統計,目前企業已“走出去”沿線融資的區域是東盟和南亞,占比分別為80%和20%,東盟又主要在新加坡、泰國和柬埔寨融資,占比分別是40%、20%和20%,南亞八國中僅在印度融資,占比為20%,表明目前除了東盟和南亞的印度之外,企業還未到其他沿線國家融資,且沿線融資主要在東盟地區。
(2)2016—2018年企業在沿線國家融資額及其占年末融資總額的百分比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已“走出去”沿線國家融資的企業2016年的融資額均在1000萬元以下(含1000),2017年的融資額在1000萬元以下、1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和50000萬元以上占比分別是25%、25%和50%,2018年的融資額在1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和50000萬元以上占比分別是25%和75%。2016年企業在沿線國家的融資額占年末融資總額的比例均在5%(含5%)以下,2017年在沿線國家的融資額占年末融資總額的比例在5%(含5%)以下和15%以上的分別是75%和25%,2018年在沿線國家的融資額占年末融資總額比例在5%~10%(含10%)、10%以上~15%和15%以上的分別是50%、25%和25%。
(3)企業在沿線國家融資過程中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服務的需求程度根據問卷調查統計,所有企業在沿線國家融資過程中都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相關的服務,表明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融資過程中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服務的需求較大。
(4)企業在沿線國家融資過程中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會計服務的種類根據問卷調查統計,所有到沿線國家融資的企業都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財務報告審計服務,75%的企業需要稅務咨詢和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服務,50%的企業需要內部控制咨詢、納稅申報、財務和管理咨詢、盡職調查、IPO咨詢服務、外派人員薪酬稅務籌劃及發放、非經常性的獎金處理、代理業務和會計人員培訓服務,25%的企業需要內部控制審計、財務會計制度設計、外籍員工的薪酬發放、設計投資并購交易架構、并購風險防范服務。以上表明已經在沿線國家融資的企業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會計服務種類主要是財務報告審計、稅務咨詢和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服務。
4.與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會計服務需求
(1)與中國企業有貿易往來的區域和國家根據問卷調查統計,企業與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區域有東盟、南亞、西亞、獨聯體和中亞,占比分別是53%、24%、12%、6%和6%,東盟十國中主要與緬甸、老撾、越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貿易往來,占比分別是42%、42%、33%、25%和25%,南亞八國中與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有貿易往來,占比分別為17%、8%和8%,西亞僅與巴林和沙特阿拉伯有貿易往來,占比均為8%,獨聯體中僅與俄羅斯、中亞僅與哈沙克斯坦有貿易往來,占比均為8%??梢钥闯鰱|盟和南亞是中國企業貿易往來的主要區域,其中與中國接壤的國家(緬甸、老撾和越南)是中國企業貿易往來的主要國家。
(2)中國企業2016—2018年與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及其占當年對外貿易總額的百分比根據問卷調查統計,企業2016年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在1000萬元以下(含1000萬元)、1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10000萬元以上~50000萬元和50000萬元以上的占比分別是42%、33%、8%和17%,2017年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在1000萬元以下、1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和50000萬元以上的占比分別是17%、58%和25%,2018年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在1000萬元以下、1000萬元以上~10000萬元、10000萬元以上~50000萬元和50000萬元以上的占比分別是17%、50%、8%和25%。
2016年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占當年對外貿易總額百分比在5%(含5%)以下、5%以上~10%、10%以上~15%和15%以上的占比分別是42%、25%、25%和8%,2017年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占當年對外貿易總額百分比在5%以下、5%以上~10%、10%以上~15%和15%以上的占比分別是25%、17%、33%和25%,2018年對沿線國家貿易額占當年對外貿易總額百分比在5%以下、5%以上~10%、10%以上~15%和15%以上的占比分別是17%、8%、33%和42%??傮w來看,大部分企業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及其占當年對外貿易總額百分比呈上升態勢。
(3)企業與沿線國家貿易過程中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服務的需求程度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在與沿線國家貿易過程中92%的企業需要會計專業服務,與在沿線國家投融資的企業相比,與沿線國家貿易過程中對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專業服務的需求程度相對低一些。
(4)企業與沿線國家貿易過程中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會計服務的種類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在與沿線國家有貿易往來的企業中,83%的企業需要財務報告審計和納稅申報(稅務代理)服務,67%的企業需要稅務代理、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服務,50%的企業需要財務會計制度設計、財務管理咨詢和代理業務服務,42%的企業需要內部控制審計、盡職調查和IPO咨詢服務,33%的企業需要內部控制咨詢、管理咨詢和會計人員培訓服務,25%的企業需要外派人員薪酬稅務籌劃及發放、非經常性的獎金處理、設計投資并購交易架構及并購風險防范服務。以上表明企業在與沿線國家貿易過程中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提供的會計服務主要是財務報告審計、納稅申報、稅務代理、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其次是財務會計制度設計、財務管理咨詢和代理業務。
(二)有意愿“走出去”企業對會計服務需求的調查
分析1.有意愿“走出去”企業的特征根據問卷調查結果,有意愿“走出去”的企業是有限責任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占比分別為91%和9%,是國有獨資、國有控股、民營和合伙企業的占比分別是29%、14%、50%和7%,在這些企業中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占比分別是4%和96%。其中金融、租賃和商務服務企業占比分別是29%、1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其他行業門類企業占比均為11%,文體娛樂、信息軟件服務、農林牧漁企業占比均為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房地產、住宿,餐飲、批發及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制造企業占比均為4%。
分別有71%和79%有意愿“走出去”的企業內部治理機構設置了董事會和經理機構,分別有50%、57%和54%的企業設置了黨委、股東(大)會和監事會,18%的企業設置投資決策委員會,設置合伙人大會和其他機構的企業占比均為7%。近五成企業2016—2018年營業收入總額在1000萬元~50000萬元之間,三至四成的企業2016—2018年資產總額在1000萬元~50000萬元之間。這些表明絕大多數有意愿“走出去”的企業為非上市公司,且主要是國有獨資企業和民營企業,規模相對較小。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注冊會計師行業滿足企業會計服務需求的建議
根據以上調查分析結果,本文對注冊會計師行業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滿足企業對會計服務的需求提出以下建議:
(一)重視非上市國有獨資企業和民營企業客戶的維護和開發,滿足其會計服務需求注冊會計師行業作為高端服務業,應保持客戶穩定并開發新客戶是其平穩發展的關鍵。卷調查結果,已經和有意愿“走出去”沿線國家的企業對會計專業服務的需求程度達到92%和100%,且絕大多數已經和有意愿“走出去”到沿線國家的企業是非上市公司,主要是國有獨資企業和民營企業,說明非上市國有獨資企業和民營企業是會計師事務所主要客戶群體,注冊會計師行業應重視維護和開發非上市國有獨資企業和民營企業這類客戶。
(二)加強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等非審計業務拓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現有服務主要有審計服務和非審計服務。審計服務主要包括財務報告審計和內部控制審計服務,非審計服務主要包括稅務和管理咨詢、稅務代理等。在沿線國家投融資及貿易的企業除了需審計服務之外,需要的非審計服務主要是稅務和管理咨詢、納稅申報、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內部控制咨詢、會計人員培訓等服務,因此,應積極加強外匯管制及匯率管理咨詢、內部控制咨詢、會計人員培訓等非審計業務的拓展,滿足企業更加多元化的非審計服務的需求。
(三)積極開展“走出去”企業新服務需求的調研,著力于現有非審計業務之外其他業務的創新“一帶一路”沿線東道國大多處于全球地緣政治中心和東西方多種文明的聚集地,不同宗教、種族沖突頻發,各國政治歷史變遷、經濟發展水平、要素稟賦、文化多樣性等差異較大,在政治、經濟、法律、環境、社會與文化等方面將使“走出去”企業面臨較高風險,需要注冊會計師行業提供新的非審計服務。根據表5的問卷調查結果,有36%的有意愿“走出去”的企業需要現有審計和非審計服務之外的其他創新的服務。因此,注冊會計師行業應開展“走出去”企業對新服務需求的調研工作,滿足企業對創新型服務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中國一帶一路網.共建“一帶一路”這一年[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116989.htm.
[2]吳維海,吳秋寒.推動我國企業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建設[J].中國中小企業,2019(5):78-80.
[3]張俊超.“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國際化發展戰略之探析[J].現代管理科學,2019(8):59-61.
[4]姚戰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OFDI的逆向技術溢出對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J].經濟縱橫,2017(5):44-52.
[5]金仁淑,孫玥.我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投資面臨的法律風險及對策研究[J].國際貿易,2019(9):70-79.
作者:蔣峻松孔春麗羅珊唐恬崔瑩瑩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