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學轉型發展工作的深入推進,教務教學、學生管理以及后勤服務三個部門的有機配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學轉型發展工作的縱向發展。其中的學生管理主要表現在學生思政工作中,雖然較為抽象但卻十分具有深度,可以促使學校軟實力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提高對思政工作的重視度,對開展大學轉型發展工作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使轉型工作更加具有時效性和能動性。基于此,本文從思政工作是大學轉型發展的前提條件、利用多媒體,填補大學轉型工作空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參與度和做好思政工作建設,提高專業能力四個方面詳細介紹,希望為大學轉型發展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思政工作 大學轉型 作用
引言
隨著國家教育部對“轉型”工作的重視度,學校需要在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的同時,也應要做好思政工作,促使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文素養的進一步提升,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進而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本文淺析思政工作在大學轉型發展中的作用。
1思政工作是大學轉型發展的前提條件
1.1注重人文關懷,滿足大學生實際需求
大學轉型發展需要教務處、學生管理和后勤服務三個部門的有效配合,其中的學生管理中思政工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政工作教育對象為人,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所以,應要指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社會和他人,對待困難、挫折等應要擺正心態。現階段,學校已經開設了思政課程,但在實際教學中仍舊存在學生了解不全面的問題,進而使思政工作與大學生實際需求相脫軌,導致學生反映的問題未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所以,大學轉型發展需求思政工作深入學生群體中,做好相關調研工作,全面了解學生的需求和難題,解決大學生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大學轉型的快速發展[1]。
1.2深入挖掘大學生個人發展價值
現階段,諸多學校為了方便管理,在學生管理和教育方面,制定了諸多規章制度,進而促使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合格的管理是教育的開始,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并不是教育,教育的本質是最大化挖掘學生的個人發展價值,幫助學生成才成人,管理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真正需要做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入挖掘大學生個人發展價值。
2利用多媒體,填補大學轉型工作空白
現如今,多媒體是大學生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大學生生活的主要一部分。多媒體的存在促使文化傳輸更為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拓寬了發表言論的渠道。所以,學校應要最大化利用多媒體,作為大學轉型工作順利開展的新載體,填補傳統大學轉型工作的留白,創新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促使教育更加具有互動性、體驗性,保障思政工作的活力和感染力。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型媒體進行價值引導,或者教師、輔導員開展博客進行教育。
3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參與度
3.1注重教學內容與教學載體的有機融合
當前階段,一些大學生對思政工作認識不全面,認為是陌生的、枯燥無味、難以理解。所以,若在實際開展思政工作時,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學生很容易出現厭學心理。因此,需要教師將教學內容與教學載體有機結合,通過大學生喜樂見聞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參與到學術交流、實踐活動中,進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理想效果。譬如,可以將思政工作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融入在大學生的文體活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中,促使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進而保障大學轉型工作的順利開展[2]。
3.2保障思政工作的針對性
若思政工作只是流于表面,無實質內容,則不利于大學轉型發展。因此,在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中,因材施教,減少“灌輸式”教學場景的出現,要根據當地發展以及學校實際情況,與學生身心發展相結合,有針對性、有計劃的開展思政工作。思政工作遵循因材施教準則,可以根據學生年齡、年級、生源地等存在的差異,分層次開展針對性的思政工作。譬如,大學生心理存在問題,其影響因素多種,包含家庭、社會等因素,根據不同影響因素,對癥下藥,采取針對性的思政工作,進而保障教育的良性循壞,能夠最大化發揮思政工作的作用,進一步推動大學轉型發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4做好思政工作建設,提高專業能力
4.1優化思政團隊工作
在當前階段,諸多學校的思政團隊基本是學生服務、學生管理工作,思政教育工作相對較少,只是流于表面,具有粗放式和命令式特點。落實教學任務或者處理學生之間的糾紛,均都需要思政干部處理,這些表面工作,缺少針對性和深入性,導致思政工作失去本身的意義。所以,應要改變當下這種思政團隊工作狀態,明確思政工作的重心和基本制度,抓住關鍵問題,規范工作行為,進而保障思政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為大學轉型發展提供幫助和支持。
4.2不斷學習,提高專業素養
提高和培養思政團隊的綜合素質是當前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思政團隊持續不斷的學習,學習思政的新內容、新方法,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思政工作,打破傳統教育存在的缺陷和空白,根據學生的語言習慣和思維規律,緊跟新時代發展,與學生相接軌。譬如,輔導員論壇、全國十佳輔導員評選等都是新的嘗試
[3]。在思政團隊建設過程中,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學習平臺,指定完善的激勵制度,促使思政團隊專業素養的提升,從而可以更好的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同時,也可以設置一些與思政工作相關的課程和座談會,促使思政團隊人文素養和工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進而可以保障大學轉型發展的順利完成。
經濟論文投稿刊物:《現代經濟信息》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國家前副總理鄒家華題刊詞,由黑龍江省經濟委員會主管;黑龍江省企業管理協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綜合經濟類期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做好學校思政工作,才可以更好的發揮思政工作在大學轉型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高素質人才,促使應用技術型人才的進一步增多,從而可以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提高我國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倪兵,柳儷葳,李麗艷.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背景下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初探[J].智富時代,2019(03):185.
[2]張明,宋中發.轉型發展高校思政課慕課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以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為例[J].長江叢刊,2017(36):260-261.
[3]黃澤燁,趙風景.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17(20):399.
作者:蘇婭
相關閱讀